[发明专利]一种径向井低温地热开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3780.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姚鲁建;牟文强;翟明洋;王四戌;李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3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梅洪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井 抽水井 注水井 低温地热 水力压裂 干热岩 直井 水力压裂过程 地热资源 不良问题 定向流动 环形对称 技术套管 裂缝连接 施工成本 采收率 高导热 微地震 裸井 岩体 连通 节约 吸收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地热资源开采领域,提供一种径向井低温地热开采方法,该径向井低温地热开采方法包括:在地面打直井至干热岩岩体,直井分为注水井和抽水井,注水井以抽水井为中心呈环形对称分布,注水井和抽水井之间通过多条径向井进行连通。本发明采用径向井代替水力压裂,避免了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以及微地震;径向井倾斜设计,能够保证工质定向流动,充分吸收储层热量;径向井采用裸井设计,不用下高导热技术套管,节约了施工成本;抽水井与注水井之间通过径向井连接,避免了由水力压裂产生的裂缝连接不良问题;注水井以抽水井为中心进行分布,增加了干热岩体热量的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径向井低温地热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常规化石能源日渐短缺,而在总能耗中,民用采暖耗能比例逐年增长。地热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低碳、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地热分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高于150℃,以蒸汽形式存在的,属高温地热;90℃-150℃,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的,属中温地热;高于25℃、低于90℃,以温水、温热水、热水等形式存在的,属低温地热。
目前开采地热能采用增强型地热系统,该系统采用水力压裂技术来提高地层的渗透性,而水力压裂的弊端主要在于两个方面:水力压裂活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水力压裂活动还会引发地震活动。
径向井是指曲率半径远比常规的短曲率半径水平井更短的一种水平井,是利用高压水射流的能量,在油气层中喷射出几个分支通道,可实现井眼直径2-5cm,长度可达80-150m,作业深度可达3754m。具有成本低、作业工期短,方向可控制的优势。径向井技术代替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地热开采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径向井低温地热开采方法,避免了增强型地热系统中水力压裂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以及引发微地震的缺点,为社会提供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可以用来发电、供暖以及洗浴。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径向井低温地热开采方法,该径向井低温地热开采方法包括:在地面打直井至干热岩岩体,直井分为注水井和抽水井,注水井以抽水井为中心呈环形对称分布,注水井和抽水井之间通过两条以上径向井连通;连接相同注水井和抽水井的多条径向井沿竖直方向均匀且互相平行布置;注水井之间互不连通;径向井全部位于干热岩体内部。
优选地,径向井直井以5cm为宜,增加水体流过径向井时的吸热量。
优选地,连接相同注水井和抽水井的两个相邻的径向井之间的距离位于1-2m之间,在保证地层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吸收干热岩体热量。
优选地,径向井全部位于干热岩体内部。
优选地,干热岩体完整性较好,渗透率小于1mD,减少水体流失。
优选地,径向井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倾斜1-3°,保证水体定向流动。
优选地,每口注/抽水井的注/抽水量不大于3m3/min,使水体充分吸收干热岩体热量以及减少水体对井壁的冲刷。
优选地,注水井的注水量与抽水井的抽水量应相吻合。
优选地,注水井与抽水井之间的直线距离应位于80-150m之间。
优选地,抽水井井筒应具有保温隔层,以减少热量散失。
优选地,注水井和抽水井的最小直径为20cm,便于径向井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径向井代替水力压裂,避免了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以及微地震;
2、径向井倾斜设计,能够保证工质定向流动,充分吸收储层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注液切缝装置
- 下一篇:适应深度地应力的椭圆井筒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