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层站设备设施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3438.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淑梅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设备 设施 结构 | ||
一种电梯层站设备设施结构,主要由电梯设施、上楼梯、下楼梯、楼层上平台、楼层下平台组成,该楼道设施,实用性强、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便于管理。当发生困人事件时,因电梯与楼梯临近,是人们进出的必经通道,可增多被困人与外界联系机会;通过电梯间、轿厢应急门,可准确判断被困人所处位置,电梯管理员、消防员等专业人员可用共享钥匙,开启电梯间、轿厢应急门的锁具,在不损坏电梯的前提下及时救援,可有效地保障财产和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层站设备设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的崛起,电梯已走进人们的正常生活,但现有电梯层站设备设施结构,当人被困在电梯时,易影响人员的及时解救。一是当电梯里手机没有信号,对讲机求救无人应答时,与外界联系渠道不畅;二是电梯控制室无法精确判断困人电梯所在楼层,很多时候都是凭借电梯维修工的经验操作;三是消防车到达现场后,因撬开电梯易造成损坏,需要得到小区物业公司的同意,影响救援工作开展。这些问题,对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需要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楼梯与电梯设备设施结合,通过增设层站、轿厢应急门技术,可迅速解救被困人员的安全设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层站设备设施结构,主要由电梯设施、上楼梯、下楼梯、楼层上平台、楼层下平台组成,所述电梯设施主要包括层站井道、轿厢,其层站井道的一端与楼层上平台相连接,另一端与楼层下平台相连接,层站井道的一侧与上楼梯相连接,另一侧与下楼梯相连接,轿厢设在层站井道内。
所述层站井道与楼层上平台对应的一端设有电梯门,层站井道与楼层下平台对应的一端设有带共享锁具的层站应急门。
所述轿厢与电梯门对应的一面设有轿厢门,与层站应急门对应的一面设有带共享锁具的轿厢应急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设施结构,实用性强、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便于管理。当发生困人事件时,一是因电梯与楼梯临近,是人们进出楼的必经通道,可增多被困人与外界联系机会;二是通过电梯层站、轿厢应急门,可准确判断被困人所处位置。同时,便于电梯管理员、消防员等专业人员使用共享钥匙,开启层站、轿厢应急门的锁具,在不损坏电梯的前提下及时实施救援,可有效地保障财产和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电梯层站设备设施结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电梯设施,11、层站井道,12、层站应急门,13、电梯门,14、轿厢,15、轿厢应急门,16、轿厢门,2、上楼梯,3、下楼梯,4、楼层上平台,5、楼层下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电梯层站设备设施结构,主要由电梯设施1、上楼梯2、下楼梯3、楼层上平台4、楼层下平台5组成,所述电梯设施1主要包括层站井道11、轿厢14,其层站井道11的一端与楼层上平台4相连接,另一端与楼层下平台5相连接,层站井道11的一侧与上楼梯2相连接,另一侧与下楼梯3相连接,轿厢14设在层站井道11内。
所述层站井道11与楼层上平台4对应的一端设有电梯门13,层站井道11与楼层下平台5对应的一端设有带共享锁具的层站应急门12。
所述轿厢14与电梯门13对应的一面设有轿厢门16,与层站应急门12对应的一面设有带共享锁具的轿厢应急门15。
当电梯困人时,一方面被困人员可利用电梯与楼梯临近条件,当听到有人进出楼时,及时发出求救信息,可增多被困人与外界联系机会;另一方面,电梯管理员、消防员等专业人员可通过电梯层站、轿厢应急门,准确判断被困人所处位置,并可利用共享钥匙,先开启电梯间应急门12锁具,再开启轿厢应急门15锁具,即可实施救援。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梅,未经李淑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