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3417.9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宋炫颖;赵欣胜;李胜男;宋洪涛;马牧源;刘芝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海杰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载体 磷吸附剂 高锰酸盐 制备方法和应用 金属化合物 可溶性镧盐 污水处理技术 二次污染 稳定负载 吸附性能 原料制备 磷吸附 吸附量 吸附率 质量份 改性 配比 水中 游离 协同 污水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磷吸附剂主要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吸附载体10‑20份、高锰酸盐0.5‑1.5份和可溶性镧盐1‑3份。本发明提供的磷吸附剂,以特定配比的吸附载体、高锰酸盐和可溶性镧盐为主要原料,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配合,高锰酸盐对吸附载体改性,提高吸附载体的吸附性能,镧金属化合物稳定负载于吸附载体上,镧金属化合物不会游离于水中,使用安全,不带来二次污染,对污水中的磷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和吸附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而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性物质。因此,为了保护自然水体环境,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含磷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的磷去除。目前,多种技术已经用于磷的去除,如生物法、化学混凝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人工湿地法、电化学法和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具有高效、经济、易操作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据文献报道,常用的磷吸附剂有针铁矿、铁铝复合氧化物、铁锆复合氧化物、稀土氧化物和硅藻土等。但是,稀土氧化物和硅藻土的除磷吸附剂作用效果比较慢,吸附量小,还需要再进行改进。铁基或铝基氧化物虽然针对性强,速度相对较快,但缺点就是不容易将磷酸根吸附为零,价格较高,性价比较低,缓释的铁元素会影响珊瑚发色。另外,在某些情况下铁剂产品有可能引发红毛藻生长。因此,目前没有一种快速、高效、吸附量大和吸附率高的磷吸附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吸附剂,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吸附剂对磷的吸附速度慢、吸附量小和吸附率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磷吸附剂,主要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吸附载体10-20份、高锰酸盐0.5-1.5份和可溶性镧盐1-3份。
进一步的,主要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吸附载体12-18份、高锰酸盐0.8-1.2份和可溶性镧盐1.2-2.8份。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还包括可溶性铝盐0.1-0.5份,优选为0.3-0.5份;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铝盐包括氯化铝、硝酸铝或硫酸铝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氯化铝;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镧盐包括氯化镧、硝酸镧或硫酸镧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氯化镧;
优选的,所述高锰酸盐包括高锰酸钾、高锰酸锌或高锰酸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高锰酸钾;
优选的,所述吸附载体包括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蛭石或沸石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活性炭,进一步优选为生物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还包括螯合剂、粘合剂或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螯合剂包括海藻酸钠,所述粘合剂包括羟甲基纤维素,所述增稠剂包括EDTA溶液。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易于控制,适宜大规模生产,得到的磷吸附剂对金属化合物负载稳定,不带来二次污染,易于储存、运输和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可溶性镧盐和任选的可溶性铝盐溶于溶剂中,得到溶液;
(b)将吸附载体与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碱性,得到混合物;
(c)将混合物分离,得到分离产物;
(d)将分离产物与任选的辅料混合,成型,干燥得到磷吸附剂。
进一步的,所述磷吸附剂为纳米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