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传感器节点的光学AOA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3321.2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何青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0 | 分类号: | G01S1/70;G01S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节点 光学 aoa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传感器节点的光学AOA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布置和设计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构建定位系统;
S2、将定位系统接收装置的中心设置于待定位的传感器节点处;
S3、通过定位系统的发射装置向接收装置发射激光,结合AOA定位算法和激光分布函数实现对传感器节点的定位;
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采用激光发射器作为发射装置,并将其设置于待定位的传感器节点上方;
S12、将M个半径为RD的圆形棱镜等距离设置于水平放置,且半径为ε的圆形支架上,构成棱镜层;其中M≥3,ε=kRD,k∈(1,10)且k为整数;
S13、在每个圆形棱镜正下方垂直距离为hA处分别设置一个半径为RD的圆形探测器;
S14、将每个圆形探测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圆形支架的圆心向外移动dPD距离,构成探测器层,并在探测器层设置一个投影平面;其中dPD∈(0.5RD,1.5RD);
S15、将每个圆形棱镜和其对应的圆形探测器固定连接,使得棱镜层和探测器层共同组成接收装置,并将圆形支架的圆心作为接收装置的中心,从而完成定位系统的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AOA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以发射装置的位置作为坐标原点(0,0,0),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S32、通过发射装置向接收装置发射激光,在探测器层的投影平面上得到每个圆形棱镜的光投影;
S33、根据激光分布函数计算每个光投影与对应圆形探测器的重合面积A0(j);
S34、根据重合面积A0(j)计算每个光投影中心点到对应圆形探测器中心的距离dj;
S35、根据每个光投影中心点到对应圆形探测器中心的距离dj,采用AOA定位算法计算得到接收装置的中心坐标(xU,yU,zU),实现对传感器节点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AOA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中重合面积A0(j)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0(j)表示第j个光投影与对应圆形探测器的重合面积,j=1,2,...,M,zU表示接收装置中心在z轴方向上的坐标,Ω表示接收光照强度;
hc(j)表示激光的信道增益,若是在陆地环境,hc(j)采用朗伯模型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φj表示φ在第j个圆形棱镜上的角度分量,φ为激光发射器和圆形探测器的连线与z轴的夹角,mx为光照辐射特性形状参数,且L表示发射装置到投影平面的垂直距离;
若是在水下环境,hc(j)采用BSF函数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L表示发射装置到投影平面的垂直距离,ψ为光束的天顶角,fs(ψ)表示天顶角的散射相函数,b为水体的散射函数,c为水体的衰减函数,I1为FOV指标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AOA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4中每个光投影中心点到对应圆形探测器中心的距离dj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j表示第j个光投影中心点到对应圆形探测器中心的距离,j=1,2,...,M,A0(j)表示第j个光投影与对应圆形探测器的重合面积,RD为圆形探测器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AOA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5中接收装置中心坐标(xU,yU,zU)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U,yU,zU)表示接收装置的中心坐标,(xPD,j,yPD,j)分别表示第j个圆形探测器中心相对于第j个圆形棱镜中心在x轴和y轴上的偏移量,且xPD,j=dPD,jcosψPD,j,yPD,j=dPD,jsinψPD,j,dPD,j表示第j个圆形探测器与第j个圆形棱镜在xy平面上的距离,dPD,j∈(0.5RD,1.5RD),ψPD,j表示第j个圆形棱镜在投影平面的垂直投影点和第j个圆形探测器中心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且hA表示棱镜层和探测器层的垂直距离,φj表示φ在第j个圆形棱镜上的角度分量,φ为激光发射器和圆形探测器的连线与z轴的夹角,αj表示α在第j个圆形棱镜上的角度分量,α为激光发射器和圆形探测器的连线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σxj,σyj)表示第j个圆形棱镜中心相对于接收装置中心在x轴和y轴上的偏移量,且ε为圆形支架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3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