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43032.2 | 申请日: | 2019-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秦中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山巨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2;F28F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折流板 壳程筒体 管孔 壳程 换热管外壁 壳式换热器 环形间隙 换热器 管程 种管 筒体内部空间 传热效果 定位装置 管孔内壁 筒体内部 流体 腔室 死角 穿过 分割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壳程筒体、换热管和折流板,换热管固定于壳程筒体,用于管程介质通过;折流板的形状、尺寸与壳程筒体横截面相一致,若干折流板将壳程筒体内部空间在长度方向分割成若干腔室,折流板上对应换热管的位置设置有管孔,换热管从管孔中穿过,且换热管外壁与管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折流板通过定位装置固定于壳程筒体内部。换热器工作时,管程介质进入壳程筒体后,只能从换热管与管孔之间的环形间隙流过,壳程介质沿着环形间隙在换热管外壁流动,不存在流体死角,从而有效提高了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普遍应用于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食品等行业的工艺设备。折流板常用于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壳程介质流道,设置在壳程,提高传热效果,并起到支撑管束的作用。常用的折流板形式有弓形和圆盘-圆环形两种。对于管壳式换热器来说,大部分壳程介质随着流道在壳程流动,但是部分介质易在折流板上形成死角无法流动。
因此,市场亟需一种无介质流动死角,壳程介质均匀流动,传热效果好的管壳式换热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换热器内不存在介质流动死角,壳程介质均匀流动,传热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程筒体、换热管和折流板,所述换热管固定于壳程筒体,用于管程介质通过;所述折流板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壳程筒体横截面相一致,若干所述折流板将所述壳程筒体内部空间在长度方向分割成若干腔室,所述折流板上对应所述换热管的位置设置有管孔,所述换热管从所述管孔中穿过,且所述换热管外壁与所述管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折流板通过定位装置固定于所述壳程筒体内部。
可选地,还包括管板、管箱和管箱法兰;所述管板固定于所述壳程筒体的两端,所述管箱通过管箱法兰固定于所述壳程筒体两端的管板上;所述壳程筒体两端的筒壁上分别设置有壳程介质进口接管和壳程介质出口接管,所述壳程介质进口接管和所述壳程介质出口接管与所述壳程筒体内部连通;所述壳程筒体两端的管箱上分别设置有管程介质进口接管和管程介质出口接管,且所述管程介质进口接管和所述管程介质出口接管与所述管箱内部连通;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壳程筒体内部,所述换热管方向与所述壳程筒体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管板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两端穿过所述管板,并与所述管箱内部相互连通。
可选地,所述管孔的内孔壁周向上均匀设置有凸起,相邻所述凸起间形成凹槽。
可选地,所述凸起顶端距离所述换热管外壁的距离为0.25-0.4mm。
可选地,所述凹槽槽底距离所述换热管外壁的距离为2mm-2.5mm。
可选地,所述折流板在换热器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相邻所述折流板的间距为300mm-500mm。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在所述壳程筒体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折流板通过拉杆和定距管固定于所述管板上。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形状、尺寸与壳程筒体横截面相同的折流板将壳程筒体内部分割成若干腔室,并在折流板上设置管孔,换热管从管孔中穿过并与管孔间隙配合,使得管程介质进入壳程筒体后,只能从换热管与管孔之间的环形间隙流过,壳程介质沿着环形间隙在换热管外壁流动,不存在流体死角,从而有效提高了传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山巨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山巨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0”泄露型冷却器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