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用扬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42931.0 | 申请日: | 2019-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2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4R1/28;B60R11/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扬声器 | ||
提供一种车载用扬声器,在具有防尘功能的车载用扬声器中,能够降低因在与逆相位空间相通的敞开部产生的气流音而导致的噪声。在由振动板(31)分隔的第2壳体部(20)形成有沿着振动板(31)的外周缘的敞开部(70)。在敞开部(70)以恒定的间隔配置有多个翅片(71),在相邻的翅片(71)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路(72)。相对于从振动板(31)的振动中心线(O)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Fd),各个翅片(71)和各个空气通路(72)倾斜地形成。通过将空气通路(72)倾斜地形成,能够降低因声压的空气流而导致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壳体内收纳有振动板和磁力驱动部的车载用扬声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与车载用扬声器的安装装置有关的发明。
关于该安装装置,扬声器安装于在后部支架开口的孔。后部支架的表面面向车厢,背面面向行李厢。扬声器的背面部从车厢侧插入至后部支架的孔,扬声器的凸缘部抵靠在后部支架的表面并被螺钉紧固。
在后部支架的背面固定有间隔件。间隔件一体地形成有:圆筒状的主体部;以及形成在主体部的底面和主体部的开口端部的凸边部。间隔件从行李厢侧设置在后部支架的背面,扬声器的背面部被收容在主体部,凸边部抵靠在后部支架的背面而被固定。在间隔件的主体部形成有多个窄缝,通过形成该窄缝,即便使用有底筒状的间隔件,也能够防止产生声音含糊不清。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3-59791号公报
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载用扬声器的安装装置,由于从后部支架朝行李厢内突出的扬声器的背面部由有底筒状的间隔件覆盖并保护,因此,因扬声器的振动板的振动而产生的声压通过在主体部形成的窄缝而传递到行李厢侧。在该构造中,若窄缝的开口宽度窄,则因声压变化而通过窄缝的空气容易产生气流音,有时会在寂静的车厢内产生噪声。相反,若窄缝的开口宽度尺寸宽,则尘埃容易从窄缝进入间隔件内等等,间隔件的保护功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收纳振动板和磁力驱动部的壳体的防尘效果、并且能够抑制因振动板振动时的声压而产生的气流音的车载用扬声器。
本发明为一种车载用扬声器,在壳体内收纳有:框架部件;振动板,外周缘部被上述框架部件支承;以及磁力驱动部,驱动上述振动板,
上述车载用扬声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的内部以上述振动板为界被分隔为发音空间和逆相位空间,上述壳体被划分成在内部形成上述发音空间的第1壳体部、和在内部形成上述逆相位空间的第2壳体部,
在上述第1壳体部开口有使上述发音空间与车厢内空间相通的发音口,
在上述第2壳体部设置有:盖体部,从振动方向的前方覆盖上述振动板;以及敞开部,沿着上述盖体部的周缘部开口,上述逆相位空间借助上述敞开部而与车厢外空间相通,
在上述敞开部,沿着上述盖体部的上述周缘部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翅片,在相邻的各个上述翅片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路,上述空气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从上述振动板的中心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而倾斜地延伸。
本发明的车载用扬声器构成为:与位于上述空气通路的两侧的上述翅片的对置内表面的最短的对置距离W相比,上述对置内表面的在车厢外空间侧的外端部的对置距离L更大。
本发明的车载用扬声器优选形成为:位于上述空气通路的两侧的上述翅片的对置内表面均为平面,上述对置内表面的对置距离形成为随着从上述第2壳体部的内部趋向车厢外空间而逐渐变宽。
本发明的车载用扬声器也可以形成为:位于上述空气通路的两侧的上述翅片的对置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上述第2壳体部的内部朝车厢外空间弯曲。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派株式会社,未经阿尔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2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