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信号的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2865.7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6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喆;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唐学青 |
地址: | 2151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频 rfid 标签 信号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信号恢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下变频模块将接收的射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步骤S2.基于数字化后的基带信号,使用载波抵消模块消除数字基带信号中的载波分量,依据直流分量抵消模块去除信号中的直流分量;步骤S3.估计标签数量以及信道系数矩阵;步骤S4.基于标签信号分离模块恢复每个RFID标签信号。该方法利用标签冲突信号中冗余的统计信息,减少因标签数量增多而引起的效率损失,能显著提高RFID系统的吞吐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信号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如库房盘存,资产跟踪和个人身份识别。在典型的多标签超高频(UHF)RFID系统中,不同的无源标签可以同时反向散射它们的信息,导致标签信号彼此干扰。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标签冲突,其对RFID系统的访问效率的下降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包括ISO 18000-6C在内的各种RFID标准中,解决该问题的一种常见解决方案是基于帧结构的时隙ALOHA算法。但是该种算法仅能处理包含一个标签信号的时隙,因此其最大系统吞吐量受限。
最近,通过分解冲突信号将冲突的时隙转换为可用的时隙,从而在物理层解决标签冲突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然而,当前的物理层防冲突算法都忽略了标签信号的一个关键统计特性,即当通过正交接收结构的读卡器观测标签信号时,可以认为读写器或标签产生的实值RFID波形,是一种具有最大非圆特性的非圆复数信号。对于非圆复数信号,当接收信号和其复共轭被同时处理时,可以获得额外的性能增益,这种解决方案通常被称为宽线性(WL)处理。在无源UHF RFID系统的标签防冲突问题上,WL处理方法还未有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信号恢复方法,其基于宽线性最小均方误差(WLMMSE)准则,该方法利用标签冲突信号中冗余的统计信息,减少因标签数量增多而引起的效率损失,能显著提高 RFID系统的吞吐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标签信号恢复方法,包括:
下变频模块,用于将接收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载波抵消模块,用于抵消接收信号中包含的发送天线发出的载波信号;直流分量抵消模块,用于去除标签返回的开关调制信号(OOK)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将其转换为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信号;
标签数量估计模块,用于估计标签数量;
信道估计模块,用于估计信道系数矩阵;
标签信号分离模块,用于利用基于宽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将冲突的标签信号进行分离;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基于下变频模块将接收的射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
步骤S2.对下变频后的基带信号,利用载波抵消模块消除数字基带信号中的载波分量,依据直流分量抵消模块去除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步骤S3.估计标签数量以及信道系数矩阵;
步骤S4.基于标签信号分离模块恢复每个RFID标签信号。
优选的,步骤S2中还包含,依据直流分量抵消模块去除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将其转换为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信号。
优选的,步骤S1之前还包含S0,获得多标签信号响应的其中一个信息块,作为待分离信息块。
优选的,步骤S1包含将所述信息块对应的射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
优选的,步骤S3包含判断标签数量是否为0,是则返回至步骤S0;否则进入步骤S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2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