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久性抛光打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2401.6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8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晶之特研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3/14 | 分类号: | B24D13/14;B24D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久性 抛光 打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久性抛光打磨轮,属于打磨抛光技术领域,存在使用的时由于砂布轮与木制品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的热,砂布轮与轮毂之间又处于完全配合的状态,使砂布轮在使用时热量聚集到的砂布轮无法排出,影响砂布轮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轮毂与砂布轮,砂布轮与轮毂固定连接,砂布轮包括若干个砂布带构成,每个所述砂布带的侧面设置有连接柱垂直于砂布带,连接柱与砂布带一体固接,连接柱开设有锥台状的插入腔,插入腔贯穿砂布带,插入腔中放置有粘黏胶,若干个砂布带通过连接柱和插入腔的形式进行连接;轮毂的直径小于砂布轮的直径,达到提高砂布轮的散热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抛光使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耐久性抛光打磨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木制品制作完成后,木制品的边缘会残留有大量的毛刺,需要工人使用打磨设备进行去除毛边的工作,提高木制品的表面质量后,在将木制品投入到后续的包浆等工作。
进行打磨时,通常使用硬质的砂布轮和电磨机配合使用,进行打磨时,工人将砂布轮装配到电磨机上,电摩机带动砂布轮高速转动,砂布轮与需要进行打磨的位置接触后对该位置进行抛光工作。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27177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耐用的不锈钢抛光打磨砂布轮,砂布轮包括圆形的轮毂,轮毂固定连接有圆形的砂布轮,砂布轮包括若干个倾斜设置的长方形的砂布带,相邻的砂布带互相抵接,每个砂布带均倾斜于轮毂,且每个纱布带与轮毂之间的倾斜角度相同。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的时由于砂布轮与木制品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的热,砂布轮与轮毂之间又处于完全配合的状态,使砂布轮在使用时热量聚集到的砂布轮无法排出,影响砂布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耐久性抛光打磨轮,达到提高砂布轮的散热能力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耐久性抛光打磨轮,包括轮毂与砂布轮,砂布轮与轮毂固定连接,砂布轮包括若干个砂布带,每个所述砂布带的侧面设置有垂直于砂布带的连接柱,连接柱与砂布带一体固接,连接柱开设有锥台状的插入腔,插入腔贯穿砂布带,插入腔中放置有粘黏胶,若干个砂布带通过连接柱和插入腔的形式进行连接;轮毂的直径小于砂布轮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布轮与轮毂组装完成后,轮毂对于砂布轮提供支撑力,使砂布轮能够稳定的转动;砂布轮中的砂布带连接主要通过连接柱插入到插入腔中,通过连接柱本身的硬度完成相邻的砂布带之间的固定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工人进行安装;设置的粘黏胶能够将插入腔的内壁与连接杆的外壁进行粘合,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了两个相邻的砂布带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进一步的提高了砂布轮的牢固程度;当连接杆插入到插入腔中时,由于连接杆和插入腔均为锥台状,插入腔中放置的粘黏胶会随着连接杆的不断插入而溢出在两个砂布带之间,溢出的粘黏胶将分别粘住两个砂布带,同时又因为连接杆不能够完全插入到插入腔中,使两个砂布带互相之间分离,在两个砂布带之间形成了空隙,进而当砂布轮进行旋转打磨时,砂布轮旋转带动的风能够自由的进入到相邻的砂布带之间,从而能够将产生的热量通过与空气热量交换的形成带走,使砂布轮面上汇聚的热量能够通过空气为介质顺利排放,达到提高砂布轮的散热能力的效果;同时,溢出在相邻的砂布带之间的粘黏胶能够为砂布带提供支撑力,从而保证砂布轮能够正常进行工作;并且,由于粘黏胶溢出在两个相邻的砂布带之间导致相邻的砂布带出现间隙后,能够使加工时产生的废料细末通过间隙排除,减少了砂布轮上沾染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细末的数量,降低砂布轮工作时汇聚的温度,延长砂布轮的使用时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黏胶选用耐高温无机胶粘剂;连接柱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溢胶孔,溢胶孔与插入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晶之特研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晶之特研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2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