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卡的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41469.2 | 申请日: | 2019-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应宜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34 | 分类号: | G06Q20/34;G06F9/45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张媛 |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管理 方法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卡的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电子卡的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并展示多个卡包应用中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以及获取针对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的选定命令,并根据选定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获取并展示相对应的电子卡数据;或根据选定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生成虚拟点击事件,以通过虚拟点击的方式打开与选定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卡包应用,以使得卡包应用获取并展示电子卡数据。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卡的管理方法能够实现提供一个统一的电子卡的获取入口,以实现方便、快捷的管理或使用电子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子卡的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短发展,商家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领取电子优惠券、会员卡等电子卡,以激励用户消费。此外,用户使用的手机等终端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且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包括了卡包功能,用于归置用户的各种电子卡。
但是,由于手机等终端中具有卡包功能的应用程序众多,并且每一个应用程序的卡包中的电子卡的数量可能也很多,使得用户想要使用某一电子卡时,需要人为查找该电子卡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在打开该应用程序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查找该应用程序的卡包,并且需要从卡包中众多的电子卡标识信息中找到与该电子卡相对应的电子卡标识信息,因此使用该电子卡的整个过程繁琐、费时。
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法。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电子卡的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统一的电子卡获取入口,以实现方便、快捷的管理或使用电子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卡的管理方法,该电子卡的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并展示多个卡包应用中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以及获取针对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的选定命令,并根据选定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获取并展示相对应的电子卡数据;或根据选定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生成虚拟点击事件,以通过虚拟点击的方式打开与选定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卡包应用,以使得卡包应用获取并展示电子卡数据。
进一步地,在获取并展示多个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的步骤之后,包括:获取新增卡包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根据新增卡包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生成虚拟点击事件,以通过虚拟点击的方式打开新增卡包应用。获取新增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并将新增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加入至展示列表中,展示列表中包括多个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在获取并展示多个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的步骤之后,包括:实时检测多个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在检测到的多个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与展示列表中展示的多个卡包应用的电子卡包数据标识信息不一致时,更新展示列表。
进一步地,在获取并展示多个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的步骤中,包括:获取与第一卡包应用对应的第一服务器标识信息,根据第一服务器标识信息登录与第一卡包应用对应的第一用户服务器,以获取第一用户服务器发送的对应第一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第二卡包应用对应的第二服务器标识信息,根据第二服务器标识信息登录与第二卡包应用对应的第二用户服务器,以获取第二用户服务器发送的对应第二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展示对应第一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和对应第二卡包应用的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在获取针对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的选定命令的步骤中,包括:接收针对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的选定指令,以获取针对电子卡数据标识信息的选定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