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0328.9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2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易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辰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Q20/38;G06Q40/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保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4 | 代理人: | 高淑怡;赖秀芳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技术 中的 加密 解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加密方法是先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重编码,形成信息源;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在接收端设置第一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密文;最后对第一接收ID接收到的加密后密文进行长度统计,再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加密后密文重编码,实现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密。解密方法是先判断密文的合法性;对判断为合法性的密文译码,生成密文的信息源;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并生成含有冗余信息的信息源和唯一性ID;最后对含冗余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合法性判断。本发明可有效地防止非法解密以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支付的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互联网平台,而相关活动的风险管控水平完全取决于互联网平台,因此该方式存在资金流动监管盲区,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系统性金融风险。这都是网络通信系统性问题所带来的全行业系统性风险。由于数据与身份能够在流转过程中的截取、模仿与阅读,网络信息系统都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递数据的,这就给通网络非法获取数据,非法模拟用户行为提供了可能。
现有技术中,机器视觉可以直接窥视密码,机器学习可以快速比较明文与密文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面对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使用传统加解密技术基本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区块链系统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现阶段,也有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移动支付的交易信任和安全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加密算法提高区块链技术的性能,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可有效地防止非法解密以提高安全性,从而提高区块链技术的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重编码,形成信息源;
第二步,对信息源生成一个累计增加/减少的数值ID作为唯一性ID,并将唯一性ID附加在信息源的开头;
第三步,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
第四步,对于每次参与第三步运算的信息源的唯一性ID进行累计增加,并在接收端设置第一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密文;
第五步,对第四步基于第一接收ID接收到的加密后密文进行长度统计,再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加密后的密文重编码,实现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密。
优选地,在第三步中,所述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是指:利用密钥形成的超过512位特征字符串,计算每一位字符的码值及长度,经过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形成长整数串C_ID;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以C_ID为操作数之一进行多次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信息源加密。
其中,所述编码元素组合方式是指:采用其中一种编码元素组;或者采用静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或者采用动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
所述采用静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是指:采用两种以上编码元素组;
所述采用动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是指:根据源信息的长度和位特征进行分组,同组采用两种以上编码元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辰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辰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0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