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电积用铅-铁酸锌复合阳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0251.5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钟晓聪;徐志峰;张斌;陈芳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C25C1/16;B22F3/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曾芳琴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电积用铅 铁酸锌 复合 阳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电积用铅‑铁酸锌复合阳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阳极由铅和铁酸锌组成,铅为连续相,铁酸锌为分散相。该复合阳极制备方法为:首先,采用混料机将铅粉、铁酸锌粉混合均匀;然后,采用热压烧结炉使铅、铁酸锌混合料烧结;最后,烧结制备的复合阳极随炉冷却至室温。烧结过程中,Pb粉熔融形成液相,冷却后形成以铅为连续相、铁酸锌为弥散相的复合阳极。由于铁酸锌在硫酸溶液中稳定性好、析氧活性高,该复合阳极相较传统铅合金阳极板具有耐腐蚀性能好、能耗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锌电积用铅-铁酸锌复合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锌电积工序普遍采用铅银合金阳极板。在服役过程中,阳极板表面逐渐形成一层保护性膜层,减缓铅银阳极板的腐蚀,同时,在膜层表面进行析氧反应。由于膜层主要组分为二氧化铅、硫酸铅及非化学计量比铅氧化物,这些组分在硫酸溶液中稳定性差,膜层易脱落,进而导致铅银阳极寿命不理想和阴极锌铅含量超标。此外,膜层析氧活性较差,析氧过电位高,导致锌电积过程能耗高。
基于上述问题,本领域人员研发了系列铅基涂层阳极,即,将析氧活性较高的氧化物涂覆在铅合金表面,以提高铅基阳极的析氧活性并降低能耗。然而,该类阳极往往存在活性氧化物颗粒与铅合金基底结合强度不理想,在服役过程中,涂层易从基底脱落,涂层寿命短、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铅银阳极、涂层阳极存在的膜层氧化物稳定性不高、析氧活性较低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铅-铁酸锌复合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锌电积用铅-铁酸锌复合阳极由铅和铁酸锌组成,其中,铅为连续相,铁酸锌为分散相,且铅与铁酸锌相通过热压烧结实现冶金结合。
优选地,铅和铁酸锌的质量比为6:1~10:1。
优选地,铅和铁酸锌的质量比为8: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锌电积用铅-铁酸锌复合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混料机将铅粉、铁酸锌粉混合均匀;
采用热压烧结炉使铅、铁酸锌混合料烧结;
烧结制备的复合阳极随炉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铅粉颗粒粒径为100nm~1000μm;铁酸锌粉颗粒粒径为50nm~1000μm。
优选地,铅粉颗粒粒径为50μm;铁酸锌粉颗粒粒径为20μm。
优选地,热压烧结温度为327~337℃,压力为10~30MPa。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原理如下:
铁酸锌是硫化锌精矿焙烧过程中的副产物,其在酸浸过程中稳定性好,不易溶出,说明其在硫酸溶液中稳定性好。此外,多篇文献报道指出,铁酸锌是半导体,在碱性体系光解水活性高。受此启发,本发明提出一种铅-铁酸锌复合阳极,作为硫酸体系析氧电极,其有以下优势:铁酸锌作为活性物质,在硫酸溶液中稳定,可以避免其溶解,活性物质化学稳定性好,寿命长;铁酸锌作为半导体,电子导电性差,控制Pb与铁酸锌的比例,在327-337℃下烧结过程中,Pb熔融,可形成金属连续相,作为金属导电网络,提高电极电子导电性;冷却过程中,熔融的Pb凝固,可以实现Pb与铁酸锌的冶金结合,电极各组分结构稳定性好;烧结过程中,Pb易并入铁酸锌晶格替代Zn,从而增大铁酸锌的化学缺陷密度,有利于改善其电催化析氧活性。
综上,本发明提出的铅-铁酸锌复合阳极具备耐腐蚀性能好、能耗低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0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