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及苎麻预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9609.2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凡;李仁充;李海燕;丁学兵;刘宏明;王金波;冯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化麻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1/10 | 分类号: | D01B1/10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阳会用 |
地址: | 437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棉纺 设备 生产 苎麻 方法 预处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及苎麻预处理设备,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束状精干麻中添加占精干麻重量1~5%的乳化油、0.3~2%工业酒精,并密封养生8~24小时;梳麻分丝后进行预切断,麻纤维长度在80mm以内,对苎麻纤维进行在切断,使纤维长度在16~40mm之间,预切断过程中进行麻结的滤除;清洗苎麻纤维中的乳化油,然后对切断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抓泡;对苎麻纤维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织加工,通过对应的预处理设备,实现苎麻的匀化分丝和切断,使其更加符合棉纺设备的要求,本发明具有能够高效的利用棉纺设备加工苎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及苎麻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国内外苎麻纺纱设备落后,但是纺棉设备相对先进很多,而棉纺纤维长度一般为16~38mm,现有的纺麻工艺为:软麻机-钢丝机-预并条机-精梳机-针梳机-精梳并条机-粗纱机-细沙机,其工艺复杂,且效率低下,麻纺产品相对质量差,其原因是苎麻纱的条干不匀且很大,长短不一,长度差距很大,纤维柔性和成品弹性、松软度等均难以保障。
纺纱加工的本质是将纤维伸直平行排列后,加捻成纱。纤维越长,其伸直平行排列越难,并且纤维越长,纤维长度的差异越大纺纱的难度越大,成纱的质量越差,因此,从目前的纺纱系统来看,长度短的棉纤维(30mm左右)的纺纱流程最短,各工序的机器速度也最快,整体技术水平最高;而长度较长的麻、毛、绢等纤维(长度一般在70~110mm),不仅其纺纱流程比棉纺长,且其生产速度也比棉纺慢很多。虽然从成纱的角度来看,纤维越长,其成纱的强力可以越大,但实际上,经过我们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纺纱实验证实,纤维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纤维长度的增加对强力的贡献就非常有限了,而长度较短的纤维,成纱后的均匀度等性能显著改善。一般来说,目前纱的平均强力基本能满足要求,而用户更多地是关注纱的强力不匀。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处理将苎麻纤维长度变短,使其符合棉纺纺纱的要求,然后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加工,利用先进的棉纺平台,促进苎麻纺纱的发展。
在专利“一种苎麻棉型纺纱加工方法及其使用的牵切设备”(公开号:CN102181972A)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苎麻纺纱方法,即牵切苎麻棉型纺纱方法,其加工流程为:精干麻→软麻→预牵切→牵切→预并→条卷→精梳→并条(2~3道)→粗纱→细纱。该技术利用一种牵切设备,采用液压或者气动加压的方式形成较大的钳口握持力,通过前、后罗拉的速度差异将苎麻中的长纤维牵断到30~50mm的长度,然后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加工,提高了苎麻纺设备与棉纺设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先进的棉纺平台,促进了苎麻纺纱的发展。但是,由于苎麻纤维粗、硬、强度大,导致牵切设备负荷大,能耗高,牵切效率低下,且由于精干麻中因纤维弯曲、纠缠而存在的纤维团、纤维结特别多,这些纤维团、纤维结无法通过牵切分离、松解,此外,牵切后的苎麻纤维中还存在相当比例未能牵断的超长纤维,上述现象致使其在棉纺并条机、粗纱机和细纱机加工时,非常困难,极易出现牵伸不开的现象,并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成纱质量。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学者又提出了采用苎麻精梳条进行牵切的方法(钟海.棉型苎麻牵切纺纱工艺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该方法利用现有的苎麻前纺设备对苎麻进行加工,形成精梳条后再牵切,避免了精干麻牵切中存在的纤维团、纤维结的现象,使后续的并条、粗纱和细纱等工序的可纺性有很大的改善,成纱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在牵切精梳条时,同样由于苎麻纤维粗、硬、强度大,导致牵切设备的负荷大,能耗高,牵切效率低下,不仅产量很低,而且牵切后的苎麻纤维中同样存在相当比例未能牵断的超长纤维,使后续纺纱工序,尤其是粗纱和细纱工序牵伸困难,即使采用滑溜牵伸,也时有牵伸不开现象发生,使成纱过程和成纱质量不尽人意。这种方法工序流程太长,用工多、能耗高,生产效率低、原料的利用率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化麻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化麻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9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速磨煤机
- 下一篇:可溶羟乙基改性棉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