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1,4-二氢吡啶类聚合物及其高通量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9265.5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陶磊;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20/36 | 分类号: | C08F120/36;C08L23/12;C08L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二氢吡啶 类聚 及其 通量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1,4‑二氢吡啶类功能聚合物及其它们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无水有机溶剂中,将脂肪醛,乙酸铵,乙酰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1,3‑二酮化合物和自由基引发剂,催化剂混合均匀,得到组分A;(2)排除组分A体系中的氧气,然后反应得组分B,从所述组分B分离,即得到所述1,4‑二氢吡啶类功能聚合物。并且通过抑菌实验结果分析,该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能力。其结构如式I所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4-二氢吡啶类功能聚合物及其高通量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化工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可作为钙离子拮抗剂,是一类常见的钙拮抗剂类降压药。该类化合物也可作为促生长添加剂等,其自身的荧光特性也备受关注。因此,近年来对于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主要通过Hantzsch反应,利用乙酰乙酸乙酯,醛类化合物和氨水缩合生成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传统的Hantzsch反应存在产率低、副产物多、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近年来,一些新合成手段,如固相合成、微波技术等被应用于Hantzsch反应,极大地促进了Hantzsch反应的发展。同时,一些新型催化剂也应用于该反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技术均提高了Hantzsch反应的效率、简化了合成步骤,推动了Hantzsch反应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1,4-二氢吡啶类功能聚合物及其高通量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能快速、高效、大量地制备一系列含1,4-二氢吡啶基团的功能聚合物;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产率高、原料价廉易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1,4-二氢吡啶类功能聚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所述式I中,R1为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醛基;
R2和R3均为氢原子或C1-C3的烷基;n为大于20的整数,n为20-30。
具体的,所述式I中,R1为肉桂醛基、香茅醛基、紫苏醛基、桃金娘烯醛基或水芹醛基;
更具体的,所述R2,R3为氢原子或甲基。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脂肪醛类化合物、氨源化合物、含有β-二酮的单体化合物、式III所示1,3-二酮化合物、自由基引发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排除体系中的空气后,同步进行Hantzsch反应和自由基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得到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
上述方法中,所述脂肪醛类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中任意一种:
所述式III中,R2、R3的定义与所述式I中R2、R3的定义相同;
所述自由基引发剂包括偶氮类引发剂和/或过氧化物引发剂;所述偶氮类引发剂具体选自偶氮二异丁腈(简称AIBN)、偶氮二异庚腈(简称ABVN),所述过氧化物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简称BPO);
所述催化剂包括氨基酸催化剂和/或弱酸性催化剂:所述氨基酸催化剂具体选自甘氨酸(简称Gly),脯氨酸(简称Pro);所述弱酸性催化剂具体选自苯硼酸。
所述脂肪醛类化合物、氨源化合物、含有β-二酮的单体化合物和1,3-二酮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2:1:1,具体可为1:1:1:1或者1:1.5:1:1;
所述混合步骤中,混合的时间为10~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9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件代码修改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与心梗诊疗相关的靶点DUSP6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