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掏槽炮孔布置结构与成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8044.6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4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熊国雄;苟永刚;周科礼;史秀志;尹东升;成涌;王耀;霍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E21D1/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沈军 |
地址: | 4350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井 一次 掏槽 布置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掏槽炮孔布置结构,所述盲天井爆破区的端面呈圆形;其特征是:仅在爆破区的一条圆心线上设有若干个线型掏槽孔,其中线型掏槽孔由空孔和装药孔交替布置而成;在所述爆破区设有若干个排布在圆心线两侧的三角掏槽孔,每三个三角掏槽孔为一组并排布呈三角形结构,相邻两组三角掏槽孔共用两个三角掏槽孔;各个三角掏槽孔到所述圆心线上的垂直距离相等,并且每组三角掏槽孔均排布呈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掏槽孔到所述圆心线上的垂直距离为0.2~0.4m;每组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三角掏槽孔的底边的孔间距为0.25~0.5m,等腰边的孔间距为0.43~0.86m,三角掏槽孔的数量为5~11个;所述线型掏槽孔之间的孔距为0.2~0.4m,线型掏槽孔中空孔的数量为3~5个;在圆形爆破区的周边设有一圈周边孔;在线型掏槽孔中的装药孔和三角掏槽孔以及周边孔中装填有炸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掏槽炮孔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线型掏槽孔在所述圆心线上呈等间距排布,并在圆心线上沿着过圆心的垂线呈对称布置;所述周边孔沿圆形爆破区的周边呈均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掏槽炮孔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爆破区还设有若干个辅助孔,辅助孔位于三角掏槽孔与周边孔之间的间隔区域,在辅助孔中装填有炸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掏槽炮孔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线型掏槽孔的孔深分别超出三角掏槽孔、周边孔及辅助孔的孔深50~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掏槽炮孔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线型掏槽孔中的装药孔和三角掏槽孔及辅助孔的孔径均为76~102mm;所述线型掏槽孔中的空孔孔径为102~165mm;所述周边孔的孔径为64~1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掏槽炮孔布置结构,其特征是:相邻两个周边孔之间的孔间距为0.5~1.0m。
7.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成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盲天井的圆形爆破区端面上,仅在一条圆心线钻取若干个线型掏槽孔,线型掏槽孔由空孔和装药孔交替布置而成;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述的圆心线的两侧钻取若干个三角掏槽孔,每三个三角掏槽孔为一组并排布呈三角形结构,各组三角掏槽孔沿着所述圆心线排列,相邻两组三角掏槽孔共用两个三角掏槽孔;各个三角掏槽孔到所述圆心线上的垂直距离相等,并且每组三角掏槽孔均排布呈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掏槽孔到所述圆心线上的垂直距离为0.2~0.4m;每组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三角掏槽孔的底边的孔间距为0.25~0.5m,等腰边的孔间距为0.43~0.86m,三角掏槽孔的数量为5~11个;所述线型掏槽孔之间的孔距为0.2~0.4m,线型掏槽孔中空孔的数量为3~5个;
步骤三,在盲天井的圆形爆破区端面的周边钻取一圈周边孔,并在三角掏槽孔与周边孔之间的间隔区域钻取若干个辅助孔;
步骤四,对线型掏槽孔中的装药孔、三角掏槽孔、辅助孔及周边孔进行装填炸药和连线;
步骤五,起爆,起爆顺序是,首先线型掏槽孔中的所有装药孔同时起爆,然后各个三角掏槽孔依次起爆,接着各个辅助孔依次起爆,最后各个周边孔分次或同时起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盲天井一次成井的成井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四中,线型掏槽孔中的装药孔、三角掏槽孔、辅助孔及周边孔的孔内均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装填炸药,并在距离各个孔的孔底与孔口4.0m的部位各装有一发起爆雷管或起爆药包;所述线型掏槽孔中的装药孔和三角掏槽孔在装药时孔口预留的堵塞长度0.8~1.3m,辅助孔和周边孔在装药时孔口预留的堵塞长度1.3~1.8m;所述步骤五中,线型掏槽孔与三角掏槽孔起爆的间隔时间为100-200ms;所述线型掏槽孔、三角掏槽孔、辅助孔及周边孔均是采用凿岩台车钻取的上向平行竖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未经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80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绳驱并联机器人的可回收火箭着陆工况模拟设备
- 下一篇:钢卷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