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及其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37681.1 | 申请日: | 2019-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张银海;陈伟强;俞钱永;关向军;程磊;朱敏锐;吴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蕴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25/08;F28F2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温差 自然 对流 冷却塔 系统 及其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流冷却塔(1),对流冷却塔(1)底部周围设置有若干换热空气过流区(2),各换热空气过流区(2)内设置有若干换热填料单元(3),换热填料单元(3)下方设置有循环水池(4),所述换热填料单元(3)包括填料箱体(31)、主布水喷淋层(32)、换热填料(33)、分水盘(34)、溢流口(35)和次布水喷淋层(36),填料箱体(31)横向两侧贯通,主布水喷淋层(32)位于填料箱体(31)内顶部,填料箱体(31)内主布水喷淋层(32)下方纵向设置有若干层换热填料(33),纵向相邻的两换热填料(33)之间分别设置有分水盘(34),各分水盘(34)下方设置有次布水喷淋层(36),填料箱体(31)底部设有溢流口(35),且该溢流口(35)通过溢流管道分布于循环水池(4)上方;所述分水盘(34)包括连接箱体(341)、中间隔板(342)、分层隔板(344)、分水管(343),连接箱体(341)内横向经分层隔板(344),其纵向经中间隔板(342),将连接箱体(341)分隔为左上区(34a)、右上区(34b)、左下区(34c)、右下区(34d),连接箱体(341)底部分别设有若干与左下区(34c)、右下区(34d)连通连接的小孔(340),所述次布水喷淋层(36)包括若干布水喷头(361),各布水喷头(361)与各小孔(340)连接,右上区(34b)与左下区(34c)、左上区(34a)与右下区(34d)分别通过分水管(343)连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填料(33)内设有若干气流通道(331),相邻两气流通道(331)之间的填料层作为水流换热通道(332),各气流通道(331)横向贯穿换热填料(33)构成空气换热通道,空气换热通道与换热空气过流区(2)连通;各布水喷头(361)的喷射方向相对各水流换热通道(3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流冷却塔(1)包括内空圆筒状的排气直段(11)和连接于排气直段下端的内空圆台状的底座(12),底座(12)的径向周侧呈环形分布设置多个换热空气过流区(2),各换热填料单元(3)分别布置于各换热空气过流区(2)内;底座(12)一侧设置有检修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直段(11)的高度H与底座(12)的高度h比为4:1~8:1;排气直段(11)的直径d与底座(12)底部的圆直径D比为1:2~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空气过流区(2)由封板(21)搭建而成,其横向两端通透,各换热空气过流区(2)的外侧分别与各换热填料单元(3)的周侧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填料箱体(31)内主布水喷淋层(32)下方纵向设置有2~5层换热填料(33),相邻两换热填料(33)间距100~500mm;分水盘(34)高度为100-400m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高温循环热水(9)由进水管路(7)进入填料箱体(31)内,并经顶部主布水喷淋层(32)均匀分布至其下方第一级换热填料(33)的各水流换热通道(332)内,在重力作用下沿各水流换热通道(332)壁面均匀向下流动;低温环境空气(8)在对流冷却塔(1)内高温空气的自拔力驱动下,沿水平方向穿过换热填料(33)的各气流通道(331)向对流冷却塔(1)内流动,通过换热填料(33)对高温循环热水进行换热、冷却,完成换热的高温空气进入对流冷却塔(1)并在自拔力作用下向上流动排出冷却塔系统,经过若干层填料完成换热后的低温循环水从填料箱体(31)底部的溢流口(35)溢流至位于对流冷却塔(1)底部的循环水池(4),由循环水泵(5)排出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蕴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蕴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76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建筑暖通的低噪音横流式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具有水雾处理装置的冷却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