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温差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制法及其集热管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7470.8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明;薛道荣;李峰;冯加龙;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70/2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温差 发电 耦合 选择性 吸收 涂层 制法 及其 热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温差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制法及其集热管制法,所述吸收涂层制法包括:将第一绝缘层成型在金属管的外壁上;将PN结层成型在第一绝缘层的外壁上;将第二绝缘层成型在所述PN结层外侧;将选择性吸收涂层成型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壁上。所述集热管制法则包括钢管镀膜、罩玻璃前处理、小金属件前处理、总成装配、真空排气、检测以及包装等步骤。本发明将薄膜温差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生产线完美的融合到现有的玻璃金属熔封太阳能集热管生产线中,仅需要在现有的选择性吸收涂层镀膜工艺中所采用真空镀膜设备中适当的增加PN涂层的真空镀膜装置和工位,以及激光或等离子刻蚀装备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涂层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薄膜温差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玻璃金属熔封直通太阳能集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清洁环保的巨大优势,已经为社会所接受,并得以快速发展。
目前,太阳能利用方式主要有发电和热利用两种。其中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热利用主要为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供250℃以下的中温、低温工业或民用用热。随着技术发展,光伏、光热开始出现技术耦合趋势,即太阳能光伏发电时,通过热量回收,实现热电联供。太阳能光热制热时,可以利用集热系统的温差实现光热供热的同时,实现供电。或者,太阳能光热制热时,同时部分内置光伏发电组件,实现光伏发电。上述模式实现了太阳能热电联供。
在现有的太阳能热电联供技术中,主要以聚光光伏冷却模式的热电联供,普通太阳能光伏板背板余热回收模式热电联供,以及普通太阳能集热管内置光伏组件,发电同时实现集热供热。由于普通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成本在显著下降,相对于聚光光伏发电技术,普通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技术和成本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因此,聚光光伏的优势将不再具有优势而逐渐退出市场。而普通太阳能集热管内置光伏发电组件实现热电联供,则出现了成本高昂,发电效率低,且不易操作的问题,造成难以市场化。普通太阳能光伏板背板余热回收模式热电联供技术,为近几年主要的热电联供模式。但也存在余热回收的能量不足以抵消用于余热回收的消耗的能量,出现了得不偿失的问题,也处于举步维艰的局面。
CN200510098451提供一种太阳能热管温差发电装置,CN201220272211.7提供一种双通热伏真空管,CN201410088490提供一种双真空内冷凝式发电制热太阳能集热管,201320507705.3提供一种集热发电一体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这些专利提出了太阳能集热管与温差发电组件组合模式的热电联供组件,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均是以现有温差发电片组件的模式与低温太阳能集热管结合,结构与工艺复杂,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2、由于温差较小,实际发电效率较低,会出现附加投入产出效益差,经济效益低下而无法为市场所接受问题。
随着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发展,低温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且因热利用温差较小而不适合通过温差发电技术实现太阳能热电联供。随着槽式太阳能集热管及槽式中温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成熟,该类太阳能将在目前80~550℃之间的中温工业热利用和太阳能高温发电方向有巨大的技术发展和市场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槽式太阳能系统的特性,开发低成本,高可靠的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将是未来槽式太阳能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温差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制法及其集热管制法,是目的是为提供一种开发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而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膜温差发电耦合选择性吸收涂层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绝缘层成型在金属管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7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