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软梯法的进场轨迹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36589.3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2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屹;浦石;杜娜娜;滕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拓维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董文倩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梯 带电作业 预定位置 激光点云数据 最小距离 进场 搭载位置 带电体 接地体 杆塔 安全距离 对比结果 轨迹选择 信息确定 | ||
1.一种基于软梯法的进场轨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带电体的第一激光点云数据和接地体的第二激光点云数据;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激光点云数据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带电体的第一最小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激光点云数据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所述预定位置到所述接地体的第二最小距离,其中,所述预定位置包括:从所述带电作业人员的进场轨迹选择的预定位置,所述进场轨迹至少通过以下信息确定:软梯的搭载位置,所述软梯的长度,所述搭载位置为软梯与杆塔,或软梯与导线的搭建处;
获取所述带电作业人员在同一预定位置的所述第一最小距离和所述第二最小距离的距离和,根据所述距离和与所述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进场轨迹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激光点云数据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带电体的第一最小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激光点云数据确定第一kd-tree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kd-tree模型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带电体的第一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激光点云数据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所述预定位置到所述接地体的第二最小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激光点云数据确定第二kd-tree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kd-tree模型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接地体的第二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激光点云数据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带电体的第一最小距离,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预定位置,以半径为R的球体代替所述带电作业人员的活动半径确定所述球体的几何中心到所述带电体的第三距离;
将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半径R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最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激光点云数据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接地体的第二最小距离,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预定位置,以半径为R的球体代替所述带电作业人员的活动半径确定所述球体的几何中心到所述接地体的第四距离;
将所述第四距离与所述半径R的差作为所述第二最小距离。
6.一种基于软梯法的进场轨迹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带电体的第一激光点云数据和接地体的第二激光点云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激光点云数据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带电体的第一最小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激光点云数据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所述预定位置到所述接地体的第二最小距离,其中,所述预定位置包括:从所述带电作业人员的进场轨迹选择的预定位置,所述进场轨迹至少通过以下信息确定:软梯的搭载位置,所述软梯的长度,所述搭载位置为软梯与杆塔,或软梯与导线的搭建处;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带电作业人员在同一预定位置的所述第一最小距离和所述第二最小距离的距离和;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和与所述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进场轨迹是否符合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激光点云数据确定第一kd-tree模型;根据所述第一kd-tree模型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带电体的第一最小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激光点云数据确定第二kd-tree模型;根据所述第二kd-tree模型分别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在多个预定位置到所述接地体的第二最小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拓维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拓维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5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杆上带电作业机器人设备
- 下一篇:基于秋千法的进场轨迹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