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信任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6327.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艳;张珈玮;骆健;孙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9/32;H04L9/08;H04L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淑静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任 数据 完整性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去信任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方法基于包括数据拥有者、云存储服务器和智能合约的系统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数据拥有者计算RSA模数并生成公私钥对;数据拥有者将数据分块处理,生成认证元数据并传送给智能合约和云存储服务器;数据拥有者对c个数据块发起挑战请求;云存储服务器接受挑战请求,计算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的证据并发送给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对证据进行验证并返回验证结果给数据拥有者。本发明解决了数据完整性验证服务中第三方审计员的不可信问题,为用于组合、集成的数据提供了一个去信任、高效可靠的完整性验证及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计算、云计算、物联网领域中的数据安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服务计算是跨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商业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一个新学科,是应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在消除商业服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横沟方面的直接产物。其中: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及Web服务旨在解决平台的架构问题、网格/效用计算(GridUtility Computing)旨在解决服务交付问题、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旨在对业务本身进行整合和管理。
单个服务往往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复杂化的用户需求,这时就需将已有的多个原子服务进行组合,以便产生满足用户特定复杂功能需求的、增值的组合服务。而数据服务组合是将许多个简单、基本的数据服务通过算法组合成复合数据服务。数据的完整性验证是服务组合乃至服务计算的重要前提条件,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数据从外界输入,由于本身或环境等因素影响,数据的传入或存储过程中会发生错误或被他人篡改,当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原数据不同时,数据失真即完整性遭到破坏。目前实现完整性约束的方法又分为静态约束和动态约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应用程序选择在云端存储和处理数据,数据不仅具有动态性,而且数据的更新速度逐步加快,各种破坏、篡改数据等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存储在云端的数据的安全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效地验证云端数据的完整性,对保证数据集成服务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公共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服务需要依靠第三方审计员(Third Party Auditors,TPA),但是IoT中基于TPA的框架往往并不让人们觉得可靠。对于安全性不高或恶意的TPA很可能使验证结果有误甚至导致用户的数据泄露。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去信任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无需借助第三方审计员就可进行数据完整性验证,提高服务系统的数据安全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一种去信任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用智能合约对数据完整性进行验证,而非借助第三方审计员,利用RSA加密技术对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完整性验证,最终实现基于此模型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更加满足使用者对数据的安全性需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数据拥有者产生数据,计算RSA模数并生成公私钥对;
S20、数据拥有者将数据分块处理,生成认证元数据并传送给智能合约和云存储服务器;
S30、数据拥有者对c个数据块发起挑战请求;
S40、云存储服务器接受挑战请求,计算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的证据并发送给智能合约;
S50、智能合约对证据进行验证并返回验证结果给数据拥有者。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生成公私钥对包括以下步骤:
S11、选择两个素数p和q,计算RSA模数N=p·q;
S12、选取g作为QRN的生成元,QRN是模N的二次剩余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