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认知需求的视频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6006.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1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建;吴雨豪;毛永伟;石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3 | 分类号: | H04N21/2343;H04N21/239;H04N21/262;H04N21/4402;H04N21/845;H04N17/00;H04N19/42;H04N19/70 |
代理公司: | 61205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陈宏社;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知 服务端 客户端 视频 编码结果 视频传输 算法计算 用户认知 质量评价 视频传输系统 压缩编码参数 压缩编码算法 对视频片段 客户端定义 解码 编号发送 编码参数 冗余数据 视频片段 网络带宽 用户体验 用户需求 可用 无损 带宽 发送 节约 制定 | ||
1.一种基于用户认知需求的视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客户端和服务端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1)服务端获取视频片段X;
(2)客户端定义用户的认知需求R,并对每个认知需求进行编号:
客户端定义用户的绝对无损需求、感知无损需求和认知无损需求,其中,绝对无损需求表示用户在客户端获取的视频数据与原视频片段X一致的编号为R=0的需求;感知无损需求表示用户在客户端获取的视频数据与原视频片段X感官质量一致的编号为R=1的需求;认知无损需求表示用户在客户端获取的视频数据存在感官质量损失的需求,按照感官质量损失从小到大的顺序,认知无损需求分为第一级认知无损需求、第二级认知无损需求、第三级认知无损需求和第四级认知无损需求四个等级,编号分别为R=2、R=3、R=4和R=5;
(3)客户端将用户选择的认知需求的编号发送至服务端:
客户端将用户根据自身在客户端获取的视频数据质量的需要选择的一种认知需求R的编号发送至服务端;
(4)服务端对视频片段X进行编码,并将编码结果发送至客户端:
(4a)服务端判断用户选择的认知需求R的编号是否为0,若是,执行步骤(4b),否则,执行步骤(4c);
(4b)服务端采用无损压缩编码算法对视频片段X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视频片段Y;
(4c)服务端利用质量评价算法计算视频片段X的第n阶编码参数Q,n∈[1,5]且n=R,并采用有损压缩编码算法,通过Q对视频片段X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视频片段Y;
(4d)服务端将步骤(4b)或步骤(4c)得到的编码后的视频片段Y发送至客户端;
(5)客户端对视频片段Y进行解码:
(5a)客户端判断接收到的视频片段Y是否为通过无损压缩编码算法获取,若是,执行步骤(5b),否则,执行步骤(5c);
(5b)客户端采用无损压缩编码算法对视频片段Y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可播放的视频片段X′;
(5c)客户端采用有损压缩编码算法对视频片段Y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可播放的视频片段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认知需求的视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c)中所述的服务端利用质量评价算法计算视频片段X的第n阶编码参数Q,实现步骤为:
(4c1)客户端通过预先实验统计的编码参数与质量分关系表,查表获得第n阶编码参数对应的质量分Sn,同时将第n阶编码参数Q的初始值设置为0;
(4c2)客户端对Q进行更新:
Q=Q+1;
(4c3)客户端采用有损压缩编码算法,以Q为编码参数对视频片段X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视频片段Y1;
(4c4)客户端采用有损压缩编码算法对Y1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视频片段X1′,并采用基于结构相似性的质量评价算法SSIM,计算X1′相对于X的质量分S(X,X1′);
(4c5)客户端重复步骤(4c2)至步骤(4c4),直到S(X,X1′)≤Sn,得到的Q即为视频片段X的第n阶编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0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