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5686.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彭炳炎;熊想涛;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信息接收模块 多媒体主机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车轮转速信息 车身控制模块 声音传感器 车载智能 提醒模块 信息指令 多媒体交互系统 采集语音信号 车辆控制模块 车辆车轮 实时转速 提示指令 用户体验 语音信号 语音信息 整车成本 车内 弯腰 发送 检测 | ||
1.一种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传感器(1)、电子稳定控制系统(2)、多媒体主机(3)、车身控制模块(4)、提醒模块(5)和信息接收模块(6);
所述声音传感器(1),用于采集语音信号;
所述电子稳定控制系统(2),用于检测车辆车轮的实时转速,并将车轮转速信息发送至所述多媒体主机(3);
所述多媒体主机(3),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接收模块(6)接收的语音信号和车轮转速信息,向所述提醒模块(5)发出提示指令或向车辆控制模块(202)发出打开行李箱的信息指令;
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接收模块(6)接收的打开行李箱的信息指令,打开车辆的行李箱;
所述提醒模块(5),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接收模块(6)接收的提示指令作出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7),所述通讯模块(7)用于将所述声音传感器(1)采集的语音信号传递至所述多媒体主机(3);
所述通讯模块(7)用于将所述电子稳定控制系统(2)发出的车轮转速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接收模块(6);
所述通讯模块(7)还用于将所述多媒体主机(3)发出的打开行李箱的信息指令和提示指令发送至所述信息接收模块(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6)包括车轮转速信息接收模块(601)、行李箱开关信息接收模块(602)、提示信息接收模块(603)和语音信息接收模块(604);
所述车轮转速信息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所述通讯模块(7)发送的车轮转速信息;
所述行李箱开关信息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所述通讯模块(7)发送的打开行李箱的信息指令;
所述提示信息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所述通讯模块(7)发送的提示指令;
所述语音信息接收模块(604),用于接收所述通讯模块(7)发送的语音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稳定控制系统(2)包括车轮传感器(201)和控制模块(202),所述车轮传感器(201)用于检测各个车轮的转动速度;
所述控制模块(202),用于对所述车轮传感器(201)检测的车轮的转动速度进行处理,并将车轮转速信息发送至所述多媒体主机(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主机(3)用于根据接收的语音信号和车轮转速信息,向所述提醒模块(5)发出提示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稳定控制系统(2)中所述控制模块(202)发送的车轮的转动速度大于0km/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5)为扬声器,所述提醒模块(5)通过发出语音提醒,提示用户将车辆停稳后再打开行李箱。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主机(3)用于根据接收的语音信号和车轮转速信息,向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发出打开行李箱的信息指令,其中,所述电子稳定控制系统(2)中所述控制模块(202)发送的车轮的转动速度等于0km/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O接口(8),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通过所述I/O接口(8)控制打开车辆行李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传感器(1)为麦克风,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车辆内乘客发出的打开行李箱的语音信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所述车载智能行李箱打开系统分布设置在车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6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