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35320.3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0 | 分类号: | C09J7/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唐静芳 |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离型材料层 显示模组 压敏胶层 粘合层 基材 拉伸 移除 针对性设计 粘接性能 残胶 | ||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至少包括离型材料层和至少设置于离型材料层一侧的压敏胶层,其中压敏胶层包括载体,其用于提供拉伸性能;和粘合层,其用于提供粘接性能;所述粘合层形成于载体两侧。本发明通过采用针对性设计的易拉胶带,其具有厚度低、拉伸强度大、粘着力好、残胶风险低等方面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基材易拉胶带,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模组移除用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普遍采用内置电池包的一体机结构,如苹果系列手机。这样电池包就需固定在手机壳体内,市场上广泛采用双面胶带将电池包粘贴于手机壳体内。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基材胶带,包括厚度为80~800μm的胶粘剂层11和双面离型材料层12,该胶粘剂层11是通过制备以橡胶弹性体为主体,添加增粘树脂、软化剂、增塑剂、抗氧剂、色浆的橡胶型压敏胶粘剂,逗号轴涂布后经干燥完全再多层贴合实现的。
此外,如图2所示的新型双面胶带,包括10~200μm的橡胶型压敏胶层21,30~200μm的TPU薄膜层22和80~130μm的双面离型材料层23。
在现有技术的这些胶带技术中,其尺寸厚度较大,不利于对产品的小尺寸精密装配,同时这些胶带的残胶风险也较大,不利于在后期的产品维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模组移除用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通过采用针对性设计的易拉胶带,其具有厚度低、拉伸强度大、粘着力好、残胶风险低等方面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至少包括离型材料层和至少设置于离型材料层一侧的压敏胶层,其中
压敏胶层包括载体,其用于提供拉伸性能;
和粘合层,其用于提供粘接性能;
所述粘合层形成于载体两侧。优选地,载体和粘合层优选为丁基橡胶体系,载体优选高断裂强度橡胶层,单组份、双组份均适宜;粘合层优选高剥离强度橡胶胶水,此方案可大幅度改善易拉胶带的粘基性。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的一种改进,离型材料层为双面离型材料层,其两面的离型力不同。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的一种改进,双面离型材料层的两面离型力之比为1∶(2~3)。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的又一种改进,所述双面离型材料层的重面(指双面离型材料层上离型力大的面)用于涂布压敏胶层。压敏胶层涂布于双面离型膜重面、为便于胶带解卷,两侧离型力需要有明显差异。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的一种改进,载体其性能满足断裂强度≥15Mpa、断裂伸长率≥500%、弹性模量≥2Mpa。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的一种改进,粘合层其性能满足粘结力≥30N/25mm;断裂强度≥0.5Mpa、断裂伸长率≥1000%、弹性模量≥0.05Mpa。优选采用丁基橡胶胶粘剂形成粘合层。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的又一种改进,双面离型材料层的厚度为50-100μm。进一步优选的,双面离型材料层的厚度为75μm。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的一种改进,压敏胶层的厚度为200-300μm。进一步优选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为250μm。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移除用无基材易拉胶带的一种改进,压敏胶层中载体的厚度为80-100μm。进一步优选的,压敏胶层中载体的厚度为9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带及该胶带的制程
- 下一篇:一种防渗透遮蔽纸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