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模化的抗浪鱼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5299.7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2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殷树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A01K79/00;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抗浪鱼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规模化的抗浪鱼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基地;S2、消毒;S3、准备工作;S4、种植;S5、搭建仿生箱;S6、投放鱼苗;S7、养殖和S8、捕捞,本发明通过分隔式养殖的方式并且所有水池通过沟渠连通,增加了养殖池内水的流通性,使水的换水周期缩短,减少了水池内水质变差的可能性,并且适宜抗浪鱼喜好活水的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规模化的抗浪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抗浪鱼原名鱇浪白鱼,属鲤形目鲤科白鱼属。测量100尾标本,全长124——186毫米。体细长而略侧扁,整个身体轮廓犹如一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缘呈浅弧形,头长显著长于体高。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产于我国的云南。然而,随着外来物种的入侵和过度捕捞,抗浪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逐渐退出寻常人家的餐桌,同时,濒临灭绝的抗浪鱼的人工繁殖也被提上了议程。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规模化的抗浪鱼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的抗浪鱼养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规模化的抗浪鱼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基地:通过水泥砌建水池作为养殖基地,通过在总水池中通过水泥砌建隔断,分隔为多个小水池,每两个相邻的水池之间开设横纵交错的沟渠;
S2、消毒:在水池中加水,并投放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放水量为小水池深度的90%,浸泡时间为3~5天,浸泡完成后排水,用清水浸泡冲洗5~7次;
S3、准备工作:排水后的小水池选择晴天晾晒1~3日,晾晒完成后在池铺设底沙和鹅卵石,其中底沙的厚度为10~20cm,鹅卵石的厚度为20~30cm,鹅卵石的粒径从下往下依次递减,粒径大小为1cm×1cm×1cm~5cm×5cm×5cm,铺设完成后多次加水,每次加水5小时后排水,重复3~6次;
S4、种植:在S4中铺设的鹅卵石内种上挺水植物幼苗,施入少量肥料后静置1周;
S5、搭建仿生箱:在每个小水池的正中心位置用水泥砌建仿生箱,仿生箱顶部封顶且前后两端开通,在每个仿生箱内装入水车;
S6、投放鱼苗:在每个小水池中投放不等量鱼苗,每个小水池中最高投放量为35万尾;
S7、养殖:定期投喂饲料和投放杀菌液,饲料投喂时间为每周一次,投放量每周每亩25~40kg,杀菌液投放时间为每季度一次,水质良好的情况下可延长30%投放时间;
S8、捕捞:每两年进行一次捕捞,捕捞方法采用竹篓式捕捞。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S1中的每个小水池面积为550~660m2,深度为1.7~2.7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S1的沟渠需用管道和小水池连通,管道入口处加设过滤网,过滤网孔径小于2c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S2中的消毒液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而成:醋酸氯己定2.5-3份、苯扎溴铵2-2.5份、曲拉通1.2-1.7份、戊二醛1.2-1.7份、高锰酸钾3-3.4份、水溶性壳聚糖3-5份、蛋氨酸锰0.1-0.5份、乳化剂0.5-0.8份,余量为纯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S4中的挺水植物为香蒲、睡莲、芦、荸荠、水芹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S4中施肥量为每亩50-80kg。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S5中的水车采用减速电机进行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鳍鲷与斑节对虾的混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乌贼受精卵孵化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