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震柱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34837.0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谊抗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30 | 分类号: | E04C3/30;E04C3/34;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柱子 滑盘 地震 滑动 隔震柱 滑动块 砼体 水平地震作用 底部连接 地震反应 隔离水平 隔振单元 固定设置 摩擦阻尼 厚橡胶 回复力 橡胶块 缓冲 减小 均布 竖向 摇摆 建筑物 桥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震柱,包括柱子,所述柱子周向设有砼体,所述砼体与所述柱子之间均布有至少三个隔振单元,所述柱子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滑盘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滑盘滑动,所述滑盘固定设置。当地震发生时,柱子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会在水平的滑盘上滑动,隔离水平地震同时提供摩擦阻尼,并依靠厚橡胶块块提供回复力;竖向地震和摇摆地震依靠的橡胶块提供缓冲并延长周期,减小建筑物或桥梁的地震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震柱。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国土的大部分地区为地震区,地震时常肆虐,传统的对抗地震的方法是增加建筑物柱或桥梁柱的刚度,然而会造成建造成本的大幅增长且抗震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一种抗震方式为利用隔震装置将建筑物柱或桥梁柱与底面隔离,隔震装置可以大大减小建筑或桥梁的地震反应。目前的隔震技术大都只能减小水平地震反应,对于竖向、摇摆地震无法实现隔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震柱,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隔震柱能够隔离多维度的地震波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震柱,包括柱子,所述柱子周向设有砼体,所述砼体与所述柱子之间均布有至少三个隔振单元,所述柱子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滑盘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滑盘滑动,所述滑盘固定设置。
优选地,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端与所述柱子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砼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橡胶块与所述柱子和所述砼体均通过钢板连接,所述钢板与所述柱子和所述砼体通过膨胀螺栓或地脚螺栓连接。
优选地,围绕所述柱子的所有所述钢板依次连接形成套筒结构。
优选地,所述橡胶块在水平方向上预压缩,预压力不大于所述橡胶块弹性模量的35%。
优选地,所述橡胶块的肖氏硬度为40~70度。
优选地,所述滑盘固定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滑盘与所述基座通过膨胀螺栓或地脚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柱子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所述柱子的四个侧面与所述砼体之间分别设有一所述隔振单元。
优选地,所述柱子为钢筋混凝土柱。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当地震发生时,柱子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会在水平的滑盘上滑动,隔离水平地震同时提供摩擦阻尼,并依靠厚橡胶块块提供回复力;竖向地震和摇摆地震依靠的厚橡胶块提供缓冲并延长周期,减小建筑物或桥梁的地震反应。本发明实现了柱子对多维方向上的震动的隔震、减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隔震柱的主视剖示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示图;
图3为图1中B-B面的剖示图;
其中:1-柱子,2-砼体,3-隔振单元,4-滑动块,5-滑盘,6-橡胶块,7-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谊抗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谊抗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