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机加工序模型轻量化组织模式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4564.X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顾君;陈文笛;刘星宇;张胜文;经志朋;方喜峰;张春燕;朱成顺;程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工序 模型 量化 组织 模式 构建 方法 | ||
1.一种三维机加工序模型轻量化组织模式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视图组建框架式机加工序模型组织管理树树枝节点,在显示零件设计模型的主模型文件阅览界面中,工艺设计人员按照特征面标识规则对工艺设计过程中涉及的特征面进行颜色标定,同时记录加工特征面序列号,按照加工特征面序列号,正序地在三维CAD软件的视图管理模块内组建框架式机加工序模型组织管理树中的树枝节点;
步骤二、逆序构建机加工序模型,初创机加工序模型组织管理树,以步骤一中基于视图组建框架式机加工序模型组织管理树树枝节点为输入,将最后一道树枝节点设为工作状态,根据步骤一中记录的加工特征面序列号,高亮显示与之对应的加工特征面,依据加工特征面所属加工特征类型,结合特征加工工艺参数集中相关工艺信息,应用特征建模操作方法,得到工步模型和工序模型,同时在机加工序模型组织管理树树枝下生成与工步模型相关联的树叶节点,建立工步模型和工序模型与特征建模操作方法间的映射关系,其余树节点上对应的机加工序模型亦按此过程依次逆序生成,初步完成工序模型组织结构管理树的构建;
步骤三、添加毛坯划线工序,完成机加工序模型组织管理树的构建,在步骤二完成所有树节点对应的工序模型和工步模型创建后,在此基础上额外添加一道顶层树枝节点,定义为毛坯划线工序,用于校验和改进理想毛坯模型,使之与实际毛坯模型更为匹配,便于后续CAM在加工零件毛坯时更为精准的分配加工余量;
步骤四、基于机加工序模型组织管理树表达可视化机加工艺信息,在步骤一、二、三完成的基础上,基于工序模型组织管理树,在树节点属性中存储对应工序模型和工步模型所携带的机加工艺信息,同时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三维模型实体上可视化输出机加工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维机加工序模型轻量化组织模式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特征面,按照其在三维工艺设计过程的作用分为:加工特征面,用来标识零件加工时需要加工到位的面;定位特征面,在零件加工前,用于限定其空间活动的且与夹具定位元件相配的面;基准特征面,属于加工特征面的一类特殊情况,用来标识制造特征先后加工顺序的面;夹紧特征面,在零件加工前,用于限定其空间活动的且与夹具夹紧元件相配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维机加工序模型轻量化组织模式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加工特征类型,分为单元素特征和多元素特征,所述单元素特征,即基本特征,指的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加工特征,不能再进行几何拆分且具有加工意义的几何形状,包括孔特征、平面特征、曲面特征、腔槽特征、轮廓特征和过渡特征;所述多元素特征,由基本特征根据用户的定义和设置形成,用户通过在基本特征上定义孔中台阶的数量、腔体底面外环边的凹凸特性和变化数量,完成复杂特征的用户自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维机加工序模型轻量化组织模式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特征建模操作方法,对单元素特征提出三种特征建模操作方法,分别为面移位法、面殒毁法和面更新法;多元素特征是单元素特征在几何拓扑结构上的拓展,故多元素特征的实体构建需综合使用面移位法、面殒毁法和面更新法来实现;针对难于界定其是否为单元素特征或多元素特征的加工特征,其形状相对较为复杂,且涉及构成加工特征的特征面较多,难于单独或综合使用面移位法、面殒毁法和面更新法来快速生成工步模型,采用特征辅助建模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5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