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枕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4304.2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炳宏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枕体,包含有二个侧枕体、一连接部,二个侧枕体为可挠性材料,二个侧枕体下侧相连接,侧枕体的长度至少为对应人体的肩部到腰部距离,连接部连接于二个侧枕体上侧之间,二个侧枕体之间呈现凹陷状。可将二个侧枕体放置人体前方或后方,而头、颈部压靠连接部使其因压力作用下陷而带动该二个侧枕体上侧相对地朝向头、颈部方向抵靠,以对头、颈部产生定位、支撑、保护作用;压力使连接部下陷也同时使侧枕体下侧产生牵引作用使二个侧枕体可相对向内移动,并对应配合连接部的压力大小自动调整移动距离,可同时对头、颈部及身体产生更舒适的定位、支撑、保护作用;借由二个侧枕体具有肩部到腰部的长度,可折叠变换成午睡枕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枕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同时对头、颈部及身体产生更舒适的定位、支撑、保护作用,且可供折叠变换成午睡枕使用的多功能枕体。
背景技术
人生大约有三分之一时间伴随着枕头或垫体,良好的枕头、垫体构造将可增进睡眠的质量并可以保护头、颈部,故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垫体相当重要。
市面上常见的可供人乘坐汽车、飞机时或者室内使用的颈枕,其构造上仅是可套在头、颈部对其产生支撑、保护作用,并无法同时对使用者的身体部份产生任何作用;因此,其对于人们乘坐汽车、飞机时或者室内使用的实用性仍未达到理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对头、颈部及身体产生更舒适的定位、支撑、保护作用,且可供折叠变换成午睡枕使用的多功能枕体。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功能枕体,包含:二个侧枕体,选自可挠性材料,二个侧枕体下侧相连接,二个侧枕体的长度至少为对应人体的肩部到腰部距离;一连接部,连接于二个侧枕体上侧之间,于二个侧枕体之间呈现凹陷状。
进一步,该二个侧枕体、该连接部为连通的气囊,且其中一侧枕体具有一充气装置、一泄气阀,该充气装置用以对二个侧枕体、该连接部产生充气膨胀作用,该泄气阀用以泄放二个侧枕体、该连接部的气体。
进一步,该充气装置为手动充气泵。
进一步,该二个侧枕体、该连接部内为填充材料。
进一步,该二个侧枕体上侧具有一形成较大形状的抵靠部,用以大面积贴靠头、颈部增进定位、支撑、保护功效;该抵靠部具有一形状对应、符合人体肩部的弧形部,该弧形部可供人体肩部贴靠。
进一步,该二个侧枕体、该连接部形状、大小配合一枕头套的形状、大小置入该枕头套中。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发明通过多功能枕体可将二个侧枕体放置人体前方或后方,而头、颈部压靠该连接部使其因压力作用下陷而带动该二个侧枕体上侧相对地朝向头、颈部方向抵靠,以对头、颈部产生定位、支撑、保护作用。压力使连接部下陷也同时使侧枕体下侧产生牵引作用使二个侧枕体可相对向内移动,并对应配合连接部的压力大小而自动调整移动距离,进而可同时对头、颈部及身体产生更舒适的定位、支撑、保护作用。另外,借由二个侧枕体具有肩部到腰部的长度,可折叠变换成午睡枕功能使用。
以下仅借由具体实施例,且佐以图式作详细说明,以便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本发明的各项功能、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充气装置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平放时的侧视图。
图6至图10为本发明的使用实施例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炳宏,未经林炳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普眼动识别技术的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演示心跳的科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