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色珍珠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4195.4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钟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汇善珠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6 | 分类号: | A01K61/56;A61D1/00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 代理人: | 黄建中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色 珍珠 珍珠贝 珍珠层 营养液 养殖 细胞片段 珍珠培育 金黄色 培育 手术创伤 自然形成 层厚度 厚度比 长珠 供体 育珠 植入 珠层 珠核 成活率 自然环境 |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金色珍珠培育方法,本发明采用供体珍珠贝中的金黄色细胞片段,用育珠营养液进行处理,再将处理过的金黄色细胞片段植入受体珍珠贝的珠核中,在自然环境下养殖,采用本发明培育的珍珠贝,无手术创伤,成活率高,珍珠层中自然形成金色,所养成的珍珠为金色珍珠,因为培育时采用了营养液处理,养成的珍珠层厚度比同养殖年龄的珍珠层厚度更厚。用本发明培育后养殖的珍珠,得到的珍珠的珠层都呈现金色效果,珍层厚度增加,养殖时间越长珠层越厚,光泽越鲜艳,金色效果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金色珍珠培育方法,属于海水珍珠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养殖珍珠的基本技术步骤就是用珠核经过灭菌等前处理,然后移植入珍珠贝活体中,再移入与自然环境相似的养殖池中,或直接移植于大海中,自然养成,养殖时间越长,珠层越厚,质量越好。而传统培育金色珍珠的基本方法就是对珍珠核进行染色处理,把珠核染成黄色,再把染成黄色后的珠核按传统插核的技术要求移植入珍珠贝活体中,自然养成。这样的养殖方法,虽然通过对珠核染色后,随着珠核颜色的变化,养成的珍珠也会随之变为金黄色,然而这种颜色本质上还是珠核的颜色,而不是珍珠层的颜色,珠核的颜色不能与珠层成为一种有机的整体,这种金黄色珍珠进入人体视觉后,总体感觉就是缺少了灵动的生气,缺少了珍珠特有的珍莹惕透、珠色圆润的美感,也缺少了一分珍珠的高雅气质,珍珠的这些特点全都由珠层所带出,如果珠层中本身就带有这些颜色,自然就会把上述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经过检索,还未发现有使得珠层在养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金色效果的珍珠培育方法的披露。因此,提供一种珠层中自带金色的珍珠培育方法,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色珍珠培育方法,用本发明培育而成的珍珠,珍珠层自带有金色。克服传统金色泽珍珠培育方法培育的珍珠颜色只是纯粹地反映珠核颜色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金色珍珠培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择野生2年龄以上的、鳞片生长好的、活力强的、贝体内外套膜无黑色素的、内壳平滑无虫眼黑点的健康强壮珍珠贝为供体,洗净,在洁净环境下通过手术把珍珠贝供体上、下贝壳分开,取珍珠贝肉中的外透膜部位,把外透膜表皮及触手全部去掉,得到外透膜细胞片,用洁净海水清洗干净细胞片上的粘液,细胞片上按颜色区分,能区分出白色、灰色及金黄色的细胞片片段,取金黄色的细胞片片段,切为1毫米的小片做为育珠细胞片备用;
(2)用玻璃滴管吸入调配好的育珠营养液,然后滴于细胞片的表面,以育珠营养液完全覆盖细胞片为标准,然后直接使用;
(3)取成年健康海水珍珠贝为受体,在洁净环境下将受体贝的上下贝壳分开一缝隙,将单片覆盖有育珠营养液的细胞片植入受体贝,并与受体贝的珠核紧贴,迅速放入与养殖海水的盐度、温度及酸碱度相同的海水养殖池中暂养,1天内投放入海中自然养殖;
所述育珠营养液由下述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辅酶Q10 1份 三磷酸腺苷二钠2份
所述育珠营养液是用商品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20毫升含量20毫克,用100毫升无菌水稀释后再溶入辅酶Q10,配制而成。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采用供体珍珠贝中的金黄色细胞片段,用育珠营养液进行处理,再将处理过的金黄色细胞片段植入受体珍珠贝的珠核中,在自然环境下养殖,采用本发明培育的珍珠贝,无手术创伤,成活率高,珍珠层中自然形成金色,所养成的珍珠为金色珍珠,因为培育时采用了营养液处理,养成的珍珠层厚度比同养殖年龄的珍珠层厚度更厚。以本发明方法培育的珍珠养殖12个月与传统培育方法养殖12个月的珍珠进行对比,结果是:
养殖效果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汇善珠宝有限公司,未经北海汇善珠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