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工程地下双层消防水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3278.1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吴咏琪;陈海龙;王倩;白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14 | 分类号: | E03B11/14;E03B5/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水池 有效水位 下层 消防水泵房 上层 集水坑 吸水 建筑工程 泵房 储存 方位设置 海拔修正 集中设置 建筑消防 室内消防 数量减少 位置连接 消防用水 地表面 排水泵 取水管 泄水管 溢流管 地下 地下室 消防车 室外 投资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消防领域,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地下双层消防水池,包括地表面下方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与泵房集水坑;消防水池为上、下方位设置的上层消防水池与下层消防水池,上层消防水池用于储存室外消防用水,下层消防水池用于储存室内消防用水;上层消防水池下部设置最低有效水位,在最低有效水位的位置连接有消防车取水管。上层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满足吸水高度不大于海拔修正后最大吸水高度的要求,下层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满足在地面以下10m以内的要求。下层消防水池可充分利用建筑地下室空间,节省投资。消防水泵房集中设置双层消防水池旁边,双层消防水池泄水管及溢流管可接至消防水泵房集水坑内,使得排水泵数量减少,节省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消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地下双层消防水池。
背景技术
消防水池是人工建造的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的储水设施。消防水池主要功能是贮存消防用水以满足扑救火灾,副功能是便于水泵吸水。储存室外消防用水的消防水池或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置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m。“不应大于6m”不能简单理解为6m:当地大气压力超过10m水柱,消防车取水口的最大吸水高度可按6m取;当地大气压力小于10m水柱,消防车取水口的最大吸水高度应经计算确定,也可直接查表1,不能一概而论规定为6m。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保证其最低水位与消防车内消防泵吸水管中心线的高度不大于消防水泵所在地的最大吸水高度。对海拔高度为300m的地区而言,消防车的泵轴高度为1m,则取水口底标高不能比消防车停靠地面低5m,不同海拔地区的高度会有区别。
由于我国很多城市海拔均超过300m,根据表1所示,消防水泵最大吸水高度就会相应降低。建筑地下室层高一般大于5米,且在地下室上部设置管道夹层,这样地下室层高一般为8米以上。对于海拔超过300m的地区,如设置单层消防水池,将导致设置于建筑物地下室的消防水池面积增大,且消防水池下层空间无法有效利用,造成对建筑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很多高海拔地区消防水池均储存室外消防用水,造成建筑空间浪费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地下双层消防水池,该双层消防水池能够减少建筑空间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地下双层消防水池,包括地表面下方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与泵房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消防水池为上、下方位设置的上层消防水池与下层消防水池,上层消防水池用于储存室外消防用水,下层消防水池用于储存室内消防用水;上层消防水池下部设置最低有效水位,在最低有效水位的位置连接有消防车取水管。
上层消防水池用于储存室外消防用水,最低有效水位在海拔修正后的最大吸水高度之上,在最低有效水位下面引出消防水池取水管,保证吸水高度不大于海拔修正后的最大吸水高度;下层消防水池用于储存室内消防用水,含室内消火栓、喷淋等用水;可满足对下层空间的利用,避免造成建筑空间浪费。
室外消防水泵、室内消防水泵设置在同一个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泵房设置双层消防水池旁边。
本发明提供的双层消防水池,是设置在建筑地下室的储存室内、外消防用水的消防水池。上层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满足吸水高度不大于海拔修正后最大吸水高度的要求,下层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满足在地面以下10m以内的要求。下层消防水池可充分利用建筑地下室空间,节省投资。消防水泵房可集中设置双层消防水池旁边,且双层消防水池泄水管及溢流管可接至消防水泵房集水坑内,使得排水泵数量减少,节省投资。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上层消防水池与室外消防水泵等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是下层消防水池与室内消防水泵等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双层消防水池与供水系统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3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淋浴蓄水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辅助净化的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