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2890.7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平;周琦;杜诚;滕青;马寅;张建磊;聂丽君;胡浩;钟袁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何文红 |
地址: | 52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废水 浮萍 处理 系统 溶解性 有机质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的重金属浓度,获取养殖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针对获得的养殖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查询预设的重金属浓度/荧光组分数据表获取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大小和类型,其中重金属浓度/荧光组分数据表包含重金属浓度、溶解性有机质分子量大小及它们对应的映射关系以及重金属浓度、溶解性有机质类型及它们对应的映射关系。本发明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稳定、可靠、高效等优点,不仅能够鉴别浮萍处理系统中DOM的组分,同时明确DOM各组分与重金属浓度之间的关系,在养殖废水的实际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铜、锌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施用于畜禽养殖业,由于养殖废水的厌氧消化难于处理铜、锌等重金属,造成沼液中仍含有高浓度铜、锌。铜、锌、氨氮及总磷的复合污染对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微生物处理和植物修复养猪沼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种植物修复技术,浮萍系统广泛应用于养猪沼液的处理。浮萍因其具有分布广泛、耐污染、生长速度快、易收获等显著特征,是水体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的重要植物类群之一。但由于重金属的存在,浮萍和微生物的生长均会受到影响,因此,浮萍系统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为了减轻重金属铜锌对浮萍的压力胁迫作用,浮萍会通过自身的抗氧化系统可以产生多种抗氧化剂。溶解性有机质(DOM)就是其中的一种抗氧化剂,它属于水生植物和根际微生物细胞代谢排泄或自溶产生的异质混合物。这种混合物成分复杂,性质多样,且容易与金属发生络合作用,影响着重金属在水生系统的迁移转化。虽然有很多研究报道了DOM在水处理系统的作用,但浮萍系统释放的DOM的成分和性质未见报道。
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的照射下,水中的DOM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发射光,而且不同成分的DOM具有不同的位置峰,因此三维荧光光谱(EEMs)可以用来表征水中DOM的组成。通常使用“寻峰法”对荧光峰进行定性分析。但是由于DOM复杂的成分,相互重叠的荧光峰,单纯的寻峰法无法对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增大了荧光基团定性分析的难度。平行因子法作为一种荧光数据处理的算法,与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光谱相结合,已广泛被用作研究DOM组成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减少不同化荧光团的合物之间相互重叠的干扰,从而确定DOM中的单个荧光组分。作为新兴的水体污染物分析技术,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具有灵敏度高、不破坏样品结构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河流湖泊水体中DOM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溯源等领域。然而,环境因素如重金属等与DOM荧光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因而,确定DOM中各荧光组分与环境因素间的定性定量关系,提高对环境因素如重金属等迁移转化的认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寻找一种快速、稳定、可靠、高效的测定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稳定、可靠、高效的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测定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的重金属浓度,获取养殖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
S2、针对获得的养殖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查询预设的重金属浓度/荧光组分数据表获取养殖废水浮萍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大小和类型;所述重金属浓度/荧光组分数据表包含重金属浓度、溶解性有机质分子量大小及它们对应的映射关系以及重金属浓度、溶解性有机质类型及它们对应的映射关系。
上述的测定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重金属浓度/荧光组分数据表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2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