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2877.1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壹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71/12;C08L25/06;C08L71/10;C08K7/14;C08K5/18;C08K3/34;C08K5/21;C08K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复合材料 聚苯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苯乙烯 混合材料 聚芳醚酮 耐高温性 聚醚酮 制备 增强复合材料 成型加工性 耐磨性 玻璃纤维 充分混合 抗辐射性 抗氧化剂 熔融混合 熔融加工 原料制备 重量份数 复合材料 陶瓷粉 稳定剂 树脂 改性 交联 熔融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11‑19份、聚苯醚12‑2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6‑74份、聚醚酮25‑37份、聚芳醚酮22‑36份、稳定剂5‑8份、陶瓷粉2‑6份、抗氧化剂1‑5份与玻璃纤维4‑9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加入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酮与聚芳醚酮,树脂之间相互熔融交联,能够增强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耐磨性、抗辐射性与强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在加入聚苯醚的过程中加入聚苯乙烯,进行混后改性,改进其成型加工性,便于熔融加工,避免不能充分混合导致的无法满足其混合材料的性能,提高熔融混合效率,增大混合材料的耐高温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高温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复合材料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运用在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上,生活中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多,要求耐高温效果好、韧性强、可承受压力大,但是目前市场中的耐高温复合材料大多不能满足以上全部条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所需的复合材料;
现有的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加工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耐高温复合材料自身性能简单,只能满足耐高温性能,不具有其他优异性能,无法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其次,在加入聚苯醚进行熔融混合的过程中,聚苯醚本身耐高温,加工困难,不便于融合,单独的添加聚苯醚无法提高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11-19份、聚苯醚12-2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6-74份、聚醚酮25-37份、聚芳醚酮22-36份、稳定剂5-8份、陶瓷粉2-6份、抗氧化剂1-5份与玻璃纤维4-9份。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14-16份、聚苯醚17-19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4-66份、聚醚酮31-33份、聚芳醚酮29-31份、稳定剂6-8份、陶瓷粉3-5份、抗氧化剂2-4份与玻璃纤维6-8份。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包括硅酸钠、尿素与氯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为仲丁基对苯二胺抗氧剂。
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配料称量:按照重量份数,称取以下原料:聚苯乙烯、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酮与聚芳醚酮;
(2)混料熔融:将步骤(1)中称量的原料加入反应釜中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并加热熔融搅拌均匀,得到乳状的初级混合料;
(3)加料搅拌:向步骤(2)中加入足够分量的稳定剂、陶瓷粉、抗氧化剂与玻璃纤维,并加热熔融搅拌均匀,得到复合混合料;
(4)注塑成型:将步骤(3)中制成的复合混合料加入到注塑机中进行注塑成型,并对成型模具冷却,加工出所需的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熔融加热温度为500-600℃,保温20-30min,搅拌速度为100-120r/min,直至完全熔融。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熔融加热温度为300-400℃,搅拌速度为90-100r/min,搅拌时间为10-15min,直至搅拌均匀。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注塑成型后模具内部复合混合料置于零下20-零下25℃进行冷却降温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壹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壹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2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