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2355.1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杰;吴旭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H04L9/32;H04L9/08;H04M1/72463;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喻嵘;郭莹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数据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第一身份信息及第一保护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保护信息和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及预设保护规则生成加密数据信息。本申请利用用户的特征信息对指定文件进行加密,避免了数据被盗,同时,限定了解密条件,使用户在取回手机后,仍然正常的使用该手机,避免了误操作导致的数据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保护数据的方法,以及保护数据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终端,尤其是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依赖,一些重要的数据,例如,个人资料、通讯录、私密照片、机密文件等通常也保存在智能终端中。因此,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十分重要。
由于智能终端的便捷性,用户很有可能丢失智能终端,有价值的数据也会随之丢失,比如个人隐私信息或者商业机密信息等。若被他人得到,这些信息可能被泄漏,这样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常用的保护智能终端数据安全性的方法是设置用户身份认证,也就是在用户进入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前进行身份认证,只有通过身份认证后,用户才能正常使用所述智能终端。
如果在预设时间内,多次登录均失败,则限制登录;或清除所述智能终端数据中的数据。
上述方法均无法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同时,也无法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一种保护数据的装置;以解决数据安全低的问题,以及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第一身份信息及第一保护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保护信息和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及预设保护规则生成加密数据信息。
优选的,所述获取用户的第一保护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信息规则获取用户的第一保护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信息规则,包括:预设文件类型信息。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保护信息和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及预设保护规则生成加密数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保护信息获取第一文件;
根据所述第一文件和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及预设保护规则生成加密数据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保护信息和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及预设保护规则生成加密数据信息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加密数据信息生成加密文件;
将所述加密文件保存到预设第一存储空间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将所述加密文件保存到预设第一存储空间中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保护信息删除与所述第一保护信息相关联的文件。
优选的,在所述获取用户的第一身份信息及第一保护信息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登录信息;
判断所述登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登录成功条件;
若否,则获取用户连续登录的累计失败次数信息;
判断所述累计失败次数信息是否满足预设失败次数;
若是,则设置保护标记信息,并继续所述获取用户的第一身份信息及第一保护信息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2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