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32305.3 | 申请日: | 2019-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王子珩;张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赵永辉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电路板 锂离子电池 隔膜 电极 正负极 检测电路 负极片 正极片 电位 测量过程 导线连接 有效解决 测量点 固定的 叠片 卷绕 封装 检测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第一正负极电极对。所述第一正负极电极对包括正极片、负极片、第一隔膜、第二隔膜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集成有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正负极电极对内的温度和电位。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之间。在所述锂离子电池叠片或卷绕过程中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由于所述检测电路集成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导线连接,因此解决了过多的导线导致的锂离子电池不易封装的问题。此外,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正负极电极对内部容易固定,有效解决了测量点因尺寸较小不易固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体积也在逐渐变大,内部反应的不均匀性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锂离子电池热电耦合研究成为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关注热点。其中,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内部参数的测量是建立热电耦合模型的关键。
锂离子电池具有密闭性,获得电池内部物理量分布信息十分困难。传统方案是在电池内部布置微型传感器,现有传感器供电和数据传输需要接入引线,这就给锂离子电池的封装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方案中锂离子电池不易封装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
第一正负极电极对;
所述第一正负极电极对包括:
第一类正极片和第一类负极片;
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类正极片和所述第一类负极片之间;以及
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之间,集成有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锂离子电池内的温度和电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
多个所述第一正负极电极对,用于检测每个所述第一正负极电极对内的温度和电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
一个所述第一正负极电极对和多个第二正负极电极对;
每个第二正负极电极对包括:
多个第二类正极片和多个第二类负极片,所述多个第二类正极片和多个第二类负极片间隔设置;以及
第三隔膜,每个第三隔膜设置于一个第二类正极片和一个第二类负极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检测面和第二检测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
温度感应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面,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模组的内部温度;以及
电位感应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面,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模组的电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面面向所述第一隔膜设置,所述第二检测面面向于所述第二隔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应端子为多个,所述柔性电路板为矩形电路板;
所述多个温度感应端子中的四个温度感应端子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面的四个角上,所述多个温度感应端子中的第五个所述温度感应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面的中心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位感应端子为多个,所述柔性电路板为矩形电路板;
所述多个电位感应端子包括第一电位感应端子、第二电位感应端子、第三电位感应端子、第四电位感应端子、第五电位感应端子、第六电位感应端子、第七电位感应端子、第八电位感应端子、第九电位感应端子和第十电位感应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2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探针
- 下一篇:适用于工业化应用的废锂离子电池放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