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1723.0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毛敏;韩之江;汪永强;申雁鹏;陈栋栋;赵文溥;赵雷;王琪;汪贤安;傅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易卫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管段 排水管 接口段 连接件 沟区 花洒 桥梁 桥梁基础 锥体表面 黄土 水珠 桥梁泄水管 水流冲击力 杆式构件 管状构造 圆形孔洞 运营安全 锥体边缘 散开 底平面 强冲击 均布 施工 双肢 下端 圆孔 削弱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及施工方法。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包括,接口段、直管段、连接件、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所述接口段安装于桥梁泄水管位置;所述直管段为位于接口段下部的管状构造,且直管段下端位于梁底平面以下;所述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位于接口直管段下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双肢杆式构件;所述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的锥体表面均布细小圆形孔洞。本发明将直泻而下的强冲击力成股水流一部分通过锥体表面圆孔分散成细小水珠、剩余部分沿着锥体边缘四周散开成细小水珠以削弱下泄水流冲击力,保护桥梁基础稳定的优势,提高了桥梁的运营安全,降低了桥梁基础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广泛,约6.6%的国土面积被黄土覆盖。黄土地区普遍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地表易受雨水冲刷,沟壑纵横。随着黄土地区大量高速公路建设,受水流侵蚀影响,黄土地区桥梁下部基础外露、桥台沉陷等病害频发,降低了下部基础的承载能力,造成行车安全隐患。并且黄土冲沟区大多缺乏直达下部的道路,导致养护处治困难重重,人力物力耗费巨大。因此,研究现有桥面排水系统的弊端,并针对缺陷寻求一种对桥梁下部影响小的排水系统十分必要。
目前,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及施工均采用如下方式:排水管由接口段和直管段组成,为整体结构。桥面铺装完成后,将泄水口预留位置清理干净,直接安装排水管即可。降雨时,桥面雨水汇流到排水管,成股水流通过排水管直接下泄到地表。巨大的水流冲击力对植被稀疏的黄土地表造成剧烈冲刷,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基础外露,并形成深达数米的落水洞。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及施工方法在桥梁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成股水流冲刷地表,造成基础外露、基础承载力降低、增加养护成本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及施工方法。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包括,接口段、直管段、连接件、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所述接口段安装于桥梁泄水管位置;所述直管段为位于接口段下部的管状构造,且直管段下端位于梁底平面以下;所述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位于接口直管段下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双肢杆式构件;所述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的锥体表面均布细小圆形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的锥心角和锥形半径要根据桥面汇水面积、泄水孔数量、极端气候降水量、直管段长度、桥下地质条件计算确定。
一种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施工方法,用于制作上述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包括以下步骤:
S1、主梁施工、桥面预留泄水孔;
S2、桥面凿毛,清理桥面杂物,浇筑桥面防水混凝土;
S3、施做桥面防水层,摊铺桥面沥青混凝土;
S4、在桥梁泄水孔处安装泄水管接口段,接口段外壁和桥梁泄水孔之间的空隙用防渗材料填充;
S5、将直管段、连接件、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和接口段连接成整体。
本发明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及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黄土冲沟区桥梁通过泄水管成股水流直接下泄,剧烈冲刷地表,造成基础外露并形成深浅不一的落水洞,降低基础承载能力,影响桥梁运营安全等问题,通过将直泻而下的强冲击力成股水流一部分通过锥体表面圆孔分散成细小水珠、剩余部分沿着锥体边缘四周散开成细小水珠以削弱下泄水流冲击力,降低了桥面排水对桥址区域地表的冲刷,降低了桥梁基础养护成本,提高了桥梁运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黄土冲沟区桥梁排水管构造连接件、花洒式锥形散排部件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防水耐用伸缩缝
- 下一篇:智能桥梁建筑安全栏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