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充电系统焊接检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0692.7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凌;本杰明·A·塔巴托夫斯基-布什;苏珊·柯里;理查德·戴奇·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快速充电系统 充电端口 焊接检测 焊接 车辆操作 电池电压 高电压 冗余 断开 充电 测试 检测 | ||
本公开提供了“快速充电系统焊接检测”。一种DC快速充电系统,包括多个接触器以在一个接触器在被命令时不能断开的情况下提供冗余。一种防止充电端口处的无意的高电压状况的方法测试两个接触器是否已被焊接。如果检测到焊接,则命令另一个接触器断开来防止电池电压到达所述充电端口。所述方法除了紧跟在充电之后执行之外还在车辆操作期间定期地执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的领域。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止充电端口处的无意的高电压状况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电动车辆已经越来越受欢迎。一些电动车辆在不运行时利用来自诸如公用电网的固定来源的能量对车载电池进行充电。通常,车辆每天只行驶几个小时,由此在其他时间期间允许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再充电。然而,对于越野行车而言,能够快速对车辆进行充电是有价值的。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一些车辆包括快速充电系统,所述快速充电系统从合适的固定充电设备接受高DC电流电平。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车辆快速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在非充电操作期间检查图1的高电压开关中的两个接触器的状态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至图6是用于在充电完成时单独检查图1的高电压开关中的接触器的状态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且其他实施例可以采用不同和替代的形式。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会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是限制性的,而是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采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参考附图中任一者示出和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附图中所示的特征进行组合以产生未被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实施例。所示特征的组合提供了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与本公开的教导相一致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对于特定应用或实现方式来说可能是希望的。
图1示出了车辆的快速充电系统。车辆包括DC主总线,所述DC主总线包括正导体10和负导体12。一个或多个逆变器14连接到DC总线以驱动用于车辆推进的马达。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16和18。尽管图1示出了两个串联的单元,但是单元的数量和排列可以变化。电池单元包括内部接触器20、22、24和26。当单元如图1所示串联时,必须闭合所有接触器,以使电池电连接到总线。多个这些内部接触器中的一个可被指定为主接触器,所述主接触器由控制器断开和闭合以实现推进。如果在被命令时一个接触器不能断开,则多个断开提供了冗余。
DC总线经由快速充电开关32连接到充电端口30。充电端口30还可以连接到未示出的标准速度充电部件。充电开关32包括各自响应于来自控制器的命令而断开或闭合的正连接器34和负连接器36。连接器34和36必须都闭合以将充电端口30电连接到DC总线。当车辆不充电时,通常命令连接器34和36断开以使充电端口30与DC总线电隔离。充电站38是连接到公用电网或一些其他电源的固定电源。充电站38包括插入到车辆充电端口30中的充电插头40。充电端口30可以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由控制器激活,以防止在充电操作期间断开充电插头。充电端口30还可以包括警示灯或向操作者通知系统状态的其他装置。
在正常操作下,接触器完全断开或完全闭合。当完全断开时,没有电流流过接触器。当完全闭合时,电阻是可忽略的,并且接触器上的电压降是可忽略的。在一些情况下,接触器可能会被焊接。例如,如果接触器在高电流流动时略微断开,则可能会生成足够的热量来熔化材料并桥接间隙。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接触器在被命令时不会完全断开。不同于完全闭合的接触器,被焊接的接触器具有不可忽略的电阻。不同于完全断开的接触器,被焊接的接触器准许高电流和相对低的电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