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区电网接纳新能源能力的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0427.9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娟;陈晓峰;章雪萌;习秀丽;李玉良;胡竞赛;孙健;毛福斌;祝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张祥骞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区 电网 接纳 新能源 能力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地区电网接纳新能源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根据变电容量平衡计算主变容量的接纳能力P1,根据线路限额水平校验线路送出能力P2,将两者相比取最小值作为上送断面最大可能接纳新能源装机理论值P3;
(2)根据电网间隔资源情况评估最大可接纳规模P4,与上送断面最大可能接纳新能源装机理论值P3对比,取最小值作为电网最大可接纳新能源装机理论值P5;
(3)将电网最大可接纳新能源装机理论值P5与220kV电网电力送出能力P6作对比,取最小值作为电网最大可接纳新能源装机理论值P7;
(4)在考虑全省调峰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的新能源接纳能力,确定本地区电网最大可接纳新能源装机理论值P8;
在步骤(1)中,主变容量的接纳能力P1的计算公式如下:
P1=(主变容量×功率因数-(供电出力-负荷) )/新能源出力率+已有及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
其中,主变容量选取220kV主变进行计算,功率因数选取0.95;
供电出力和负荷选取的时段一致,根据负荷特性分析及新能源出力特性,选取两者相减最大时段;
供电出力=生物质、垃圾、燃机各类机组×厂用电+已有及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新能源出力率 ;
负荷=各站点全年最大负荷×该时段负荷占全年最大负荷的百分比;
新能源出力率的选取方式为:分析该地区或周边已投运新能源电站8760小时出力数据,得到新能源大发的月份、时段及新能源出力率数值;
负荷特性分析是指:研究地区历史3至5年的8760小时负荷数据,通过分析年负荷曲线、四季典型日负荷曲线,得到负荷低谷月份、各季典型日负荷高峰、低谷时段,根据新能源大发时段,确定此时段负荷占全年最大负荷的百分比;
在步骤(1)中,线路限额水平校验线路送出能力P2的计算公式如下:
P2=(断面限额水平+负荷-供电出力)/新能源出力率+已有及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
其中,负荷与供电时段的选取与P1选取的供电出力和负荷相同;断面限额水平=断面受进电力能力-断面送出电力能力,断面限额水平根据网架结构综合分析,确定220kV站点所属断面,结合220kV线路的输送限额确定断面限额水平;
在步骤(2)中,电网间隔资源情况评估最大可接纳规模P4的计算公式如下:
P4=110kV可用间隔数×该电压等级线路容许的新能源规模+ 35kV可用间隔数×该电压等级线路容许的新能源规模+已有及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
其中,110kV可用间隔数=220kV变电站110kV终期规模+110kV变电站110kV终期规模-已用110kV间隔-规划使用110kV间隔;35kV可用间隔数=220kV变电站35kV终期规模+110kV变电站35kV终期规模-已用35kV间隔-规划使用35kV间隔;110kV线路容许的新能源规模按100MW,35kV线路容许的新能源规模按40MW;
在步骤(3)中,220kV电网电力送出能力P6的计算公式如下:
P6=电网重要线路或主变N-1方式下电网可接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
其中,电网可接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已有新能源装机容量+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满足潮流计算校验电网可再增加的新能源装机容量;
在步骤(3)中,所述全省调峰能力=全省除新能源外各类机组具有的调峰能力+区外机组调峰能力-峰谷差-负荷备用-事故备用;
如果全省调峰能力-其他地区新能源接纳能力<P7,则P8=全省调峰空间-其他地区新能源接纳能力,如果全省调峰空间-其他地区新能源接纳能力≥P7,则P8=P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4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