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0110.5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5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容器 | ||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绿色显示灯、红色显示灯、箱体壳、细圆筒、压杆、电连接头、圆孔柱、导电柱、圆柱盖、推杆、塑料圆筒、方体框、方形板、绝缘圆块、第一导电环、塑料圆块、第二导电环、第一复位弹簧、插杆、第二复位弹簧、滑块和条形滑槽。本发明设计合理,有利于显示出电容器出现外鼓的情况,达到表面电容器出现故障的效果,便于及时发现更换,实现便捷快速分离电连接结构的功能,改变传统电连接的方式,通过将插杆拔出,使得压杆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且压杆底部安装的连接块带动圆柱盖向上移动,并带动安装在圆柱盖上的电连接头向上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力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由于内部产生电晕、击穿放电和内部游离,电容器在过电压的作用下,使元件起始游离电压降低到工作电场强度以下,由此引起物理、化学、电气效应,使绝缘加速老化、分解,产生气体,形成恶性循环,使箱壳压力增大,造成箱壁外鼓以致爆炸。
现有的电力电容器短发对于上述这种箱壁缓慢长期使用外鼓情况不便于发现,不利于及时发现进行更换,安装在电力电容器上一般的电连接结构之间不便便捷的连接分离,且裸露的电连接处存在漏电隐患。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电容器,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电容器,该种电力电容器设计合理,有利于显示出电容器出现外鼓的情况,达到表面电容器出现故障的效果,便于及时发现更换,通过电容器本体膨胀鼓起的侧面推动方形板带动推杆向塑料圆筒内移动,使得塑料圆块向塑料圆筒最内侧的第一导电环靠近。
(2)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电容器,本发明实现便捷快速分离电连接结构的功能,改变传统电连接的方式,通过将插杆拔出,使得压杆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且压杆底部安装的连接块带动圆柱盖向上移动,并带动安装在圆柱盖上的电连接头向上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力电容器,该种电力电容器设计合理,有利于显示出电容器出现外鼓的情况,达到表面电容器出现故障的效果,便于及时发现更换,通过电容器本体膨胀鼓起的侧面推动方形板带动推杆向塑料圆筒内移动,使得塑料圆块向塑料圆筒最内侧的第一导电环靠近,本发明实现便捷快速分离电连接结构的功能,改变传统电连接的方式,通过将插杆拔出,使得压杆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且压杆底部安装的连接块带动圆柱盖向上移动,并带动安装在圆柱盖上的电连接头向上移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箱体壳、方体框、提示结构和对接结构,所述电容器本体两侧均安装有方体框,且电容器本体和方体框均位于箱体壳内,所述提示结构包括绿色显示灯、红色显示灯、塑料圆筒、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绝缘圆块、塑料圆块和推杆,所述绿色显示灯安装在箱体壳一侧表面,且绿色显示灯顶部的箱体壳表面安装有红色显示灯,所述塑料圆筒垂直安装在对应的方体框内侧中部,且塑料圆筒端口内相间安装有两个第一导电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安装在塑料圆筒内,且塑料圆筒内滑动安装有绝缘圆块,所述绝缘圆块一侧贴靠有塑料圆块,且塑料圆块环形面安装有第二导电环,所述塑料圆块一侧中部通过推杆与方形板一侧中部连接,且方形板贴靠在电容器本体对应的侧面上,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导电柱、电连接头、圆孔柱、条形滑槽、滑块、圆柱盖、压杆、细圆筒、插杆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导电柱电性安装在电容器本体顶部,且导电柱位于圆孔柱内,所述圆孔柱安装在箱体壳顶部,且圆孔柱环形面竖直等距开设有四个条形滑槽,所述圆柱盖内环形面底部环形等距安装有四个滑块,且圆柱盖通过滑块与对应的条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圆柱盖环形面底部通过连接块与压杆环形面底部连接,且连接块穿过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竖直开设在细圆筒环形面,且细圆筒内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压杆底部,所述细圆筒环形面中部一侧开设有穿孔,且穿孔内滑动安装有插杆,所述电连接头中部安装在圆柱盖顶部中间位置内,且电连接头底部电性顶靠在导电柱顶部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