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开挖下穿立交桥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28696.1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敏;宋战平;霍奇;王西波;赵迎;谭文浩;麻海涛;刘宪永;闫彪;刘可;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E21D11/14;E21D11/38;E21D20/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孙李林 |
| 地址: | 10006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立交桥 施工 方法 | ||
一种冷开挖下穿立交桥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它的施工步骤如下:超前预支护施工;洞身开挖;钢架加工与安装;砂浆锚杆施工;初支喷射混凝土;隧道二次衬砌。减少隧道开挖时对周边环境的扰动,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既有立交桥运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开挖下穿立交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穿越既有桥梁的情形越来越多,隧道施工时既要保证桥梁能够正常使用,又要确保工程顺利开展,而隧道开挖产生的地层变形和应力释放必然会对既有桥梁产生扰动,从而威胁桥梁的使用和安全,因此,探究采用合理防护措施和正确的隧道施工方法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冷开挖下穿立交桥施工方法,减少隧道开挖时对周边环境的扰动,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既有立交桥运营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施工步骤如下:
1、超前预支护施工
1.1、超前小导管支护
1.1.1、超前小导管注浆设备及注浆材料的准备:注浆设备采用FBY双液注浆机;注浆材料使用P.O42.5的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1~1:1;注浆前先进行试验,试样达到规范要求后进行实际操作;先将所需的水倒入搅拌桶,再将水泥按照配比倒入搅拌桶,机械搅拌,搅拌均匀后,备用,水泥浆液随拌随用;
1.1.2、超前小导管加工与安装:小导管采用Ф42无缝钢管加工而成,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小导管中间部位钻Ф6~8mm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间距20cm,尾部1m范围内不钻孔,防止漏浆,末端焊环形铁箍,以防打设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施工时先用风镐钻孔,风钻顶进;将钻孔后的小导管连接并密封孔口;
1.1.3、超前小导管注浆:注浆顺序由无水孔到有水孔,由少水到多水孔,并需跳开压注;施工中对每根小导管的长度、压注时间、浆液消耗量及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都要记入规定格式记录表;
1.1.4、超前小导管注浆结束标准限定:
单孔结束标准:注浆时应先慢后快、先低压后高压,开始注浆时压力不超过0.2Mpa,随注浆量增加逐渐增加压力直至设计值(0.5~1Mpa),注浆结束标准为单孔注浆量达到设计值,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继续注浆2min,进浆量小于初始进浆量的1/4,即可结束注浆;
全段结束标准:所有注浆孔都按标准结束注浆,隧道内无明显的漏水点;
1.1.5、超前小导管质量验收;
1.2、大管棚支护
1.2.1、大管棚注浆设备及注浆材料的准备:注浆设备采用FBY双液注浆机,注浆材料使用P.O42.5的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1~1:1,当地下水发育或浆液扩散范围较大时,注浆浆液应该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先将所需的水倒入搅拌桶,在将水泥按照配比倒入搅拌桶,机械搅拌,搅拌均匀后,备用,水泥浆液随拌随用;
1.2.2、大管棚加工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