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送机械落臂后自动夹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8039.7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0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滕祥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9/16 | 分类号: | F15B9/16;F15B13/06;F15B21/00;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沙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落臂后 自动 夹紧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送机械落臂后自动夹紧结构,包括油泵、大臂油缸、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油泵上分别连接有与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管路连接,并向其泵油;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左侧分别为A、B通口,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右侧分别为P、T通口;油泵管连接至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通口。本发明为新增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控制信号简单可靠,反馈信号无延时;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设计构思巧妙,经济成本低,原理科学,运行安全可靠,应用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送机械落臂后自动夹紧结构,属于混凝土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泵车在使用完毕转为可行进状态时,需调整臂架回转位置后将臂架降至支撑限位装置,由于任何回转均存在偏移角,回转偏移角经数米长的大臂放大后,左右偏摆较大。目前较为传统的臂架支撑限位装置仅起到臂架降落导向作用,无法在臂架降落后进行精确的限位,导致臂架在整车行进过程中易产生晃动,影响整车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寻求设计一种泵送机械落臂后自动夹紧结构,能够在大臂下降完成后进行自动夹紧,在大臂举升前取消夹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寻求设计一种泵送机械落臂后自动夹紧结构,能够实现传统臂架支撑限位装置的夹紧功能,解决行车过程中臂架晃动量大的问题,提升整车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泵送机械落臂后自动夹紧结构,包括油泵、大臂油缸、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油泵分别与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管路连接,并向其泵油;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左侧分别为A、B通口,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右侧分别为P、T通口;油泵管连接至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通口;大臂油缸的有杆腔上设置有主管路,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通口通过分支管路与大臂油缸的有杆腔上的主管路管连通,用以进行泵油并带动大臂油缸的活塞杆左右移动;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通口通过管路与大臂油缸的无杆腔管路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右端通过分支管路与大臂油缸的有杆腔上的主管路管连通,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通口与油泵管路连接以泵油,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通口和B通口分别与夹紧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管路连接;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与大臂油缸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平衡阀;平衡阀与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大臂油缸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减压阀。
本发明在使用时,调整单向节流阀确保大臂油缸无杆腔回油背压高于减压阀设定压力,根据切换阀切换压力设定减压阀复位压力,确保两减压阀设定压力差低于切换阀切换压力,根据需要的夹紧力与夹紧范围选择合适的夹紧油缸。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为新增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控制信号简单可靠,反馈信号无延时;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设计构思巧妙,经济成本低,原理科学,运行安全可靠,应用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大臂油缸;2、第一减压阀;3、夹紧油缸;4、活塞杆;5、橡胶垫块;6、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7、第二减压阀;8、油泵;9、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10、平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泵送机械落臂后自动夹紧结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