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内静脉-动脉血管显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27959.7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1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伟;邱兴;徐达传;欧阳钧;刘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16H30/4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动脉 血管 显示 方法 | ||
1.一种骨内静脉-动脉血管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次血管灌注:用灌注液A或灌注液B对骨组织标本进行第一次血管灌注,再进行显微 CT 扫描和骨内血管数据的第一次三维重建,得到骨内第一次血管数据;
(2)第二次血管灌注:用灌注液A或灌注液B对骨组织标本进行第二次血管灌注,再进行显微 CT 扫描和骨内血管数据的第二次三维重建,得到骨内第二次血管数据;
(3)将骨内第一次血管数据与骨内第二次血管数据进行配准,得到股动脉血管系统、股静脉血管系统;
其中,所述灌注液A灌注动脉或静脉血管之一,所述灌注液B灌注动脉或静脉血管之一,所述灌注液A与灌注液B灌注的血管不同;
所述灌注液A、灌注液B为明胶硫酸钡混悬液或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混悬液,所述灌注液A与灌注液B相同或不同;
所述灌注液A或灌注液B为明胶硫酸钡混悬液,其中硫酸钡的浓度为10-40%,明胶浓度为5-10%;所述明胶硫酸钡混悬液的灌注方法为:先将骨组织标本置于35-37℃恒温水浴中30分钟-1小时,用明胶硫酸钡混悬液以压力60-140 ㎜ Hg进行灌注,灌注过程持续10-20分钟,灌注结束,再置于0-4℃恒温水浴中1-2小时;
所述灌注液A或灌注液B为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混悬液,其中硫酸钡的浓度为10-40%,羧甲基纤维素浓度为0.02-0.2%;所述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混悬液的灌注方法为:室温条件下,用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混悬液以压力60-140 ㎜ Hg进行灌注,灌注过程持续维持10-20分钟,灌注结束;
所述硫酸钡为纳米硫酸钡,平均粒径为40-700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内静脉-动脉血管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液A和灌注液B在灌注前均需进行超声波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内静脉-动脉血管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硫酸钡混悬液的超声波预处理条件:温度为20-35℃,功率为200-300瓦特,时间为5-10分钟;所述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混悬液的超声波预处理条件:温度为室温,功率为200-300瓦特,时间为5-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内静脉-动脉血管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的血管为动脉血管时,灌注压力为120-140 ㎜ Hg;所述灌注的血管为静脉血管时,灌注压力为60-80 ㎜ H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内静脉-动脉血管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组织为股骨头、肱骨头、股骨髁、巨骨或月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9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