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建材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27451.7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伟;刘明军;刘俊;章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甲克虫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红***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垃圾 协同处理 发酵泥 干化 无机物 垃圾处理技术 建材 表面覆盖 方案解决 废弃菌棒 分选工艺 粉末混合 机械分选 挤压脱水 垃圾储坑 垃圾分选 垃圾破碎 厌氧发酵 发酵仓 可燃物 垃圾 磁选 风选 浆状 筛网 沼液 脱水 筛选 玻璃 金属 生产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生产建材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西南地区常见的黄壤,经过300~500目的筛网筛选后,加沼液和废弃菌棒粉末混合搅拌至浆状,得到发酵泥;步骤二:将生活垃圾倒入垃圾储坑,并在生活垃圾的表面覆盖一层发酵泥,厌氧发酵5~7天;步骤三:将步骤三中经过处理后的垃圾破碎到大小尺寸为180~200mm后,挤压脱水;步骤四:步骤三中经脱水后的垃圾全部进入发酵仓内进行7~8天的生物干化;步骤五:生物干化后的垃圾进入分选工艺段,主要经过机械分选、风选、磁选等将垃圾分选为金属、玻璃、无机物和可燃物。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建材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扩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迅速增长。目前主要采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如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会涉及到厌氧发酵,厌氧发酵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兼性菌和专性厌氧细菌进行厌氧生化反应,降解生活垃圾中有机物质的一种处理工艺。厌氧发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可用三阶段发酵理论解释,第一阶段,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物质水解与发酵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二氧化碳、氢等;第二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物转化成氢、二氧化碳和乙酸;第三阶段,是通过两组甲烷菌的作用,将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和将乙酸脱羧产生甲烷。垃圾填埋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会产生如渗滤液对水体的污染、填埋过程中的填埋气排放等二次污染。且垃圾中的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废弃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这些废弃物必须分捡出来,否则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生产建材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建材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西南地区常见的黄壤,经过300~500目的筛网筛选后,加沼液和废弃菌棒粉末混合搅拌至浆状,得到发酵泥;
步骤二:将加入蛋白酶的生活垃圾倒入垃圾储坑,并在生活垃圾的表面覆盖一层所述发酵泥,并厌氧发酵5~7天;
步骤三:将步骤三中经过处理后的垃圾破碎到大小尺寸为180~200mm后,挤压脱水;
步骤四:步骤三中经脱水后的垃圾全部进入发酵仓内进行7~8天的生物干化;
步骤五:生物干化后的垃圾进入分选工艺段,将垃圾分选为金属、玻璃、无机物和可燃物。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发酵过程的中间产物为挥发性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该厌氧发酵过程的中间产物可替代甲醇,糖等外加碳源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反硝化脱氮和生物除磷过程,一般来说都是累积挥发性短链脂肪酸中的乙酸来达到目的,沼液和废弃菌棒粉末内含有大量的兼性厌氧菌,可以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的厌氧发酵过程中,黄壤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腐殖质可作为微生物和污染物间的电子中间体或直接作为微生物厌氧呼吸电子受体参与厌氧消化电子传递过程,提高厌氧消化氧化还原电位,强化厌氧发酵第一阶段中的丙酸氧化生成乙酸,在厌氧发酵的第二阶段,有机物质水解是整个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限速步骤,这是因为生活垃圾中的微生物细胞壁对水解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导致其含有的多聚物很难被产酸微生物所利用,蛋白酶破坏微生物细胞壁的结构性,使得细胞内有机质能最大化地释放,为产酸微生物提供大量的发酵底物,使得厌氧发酵过程大量破坏有机质的分子结构,分解出水,同时垃圾部分表面水脱出,以上两部分水即为垃圾渗滤液,将渗滤液与垃圾分离为后续破碎和挤压脱水提供有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甲克虫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甲克虫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