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游动物喂养用大范围多角度喂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7129.4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赖子尼;王超;李海燕;麦永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喂食 浮游动物 胶管 喂食装置 喂养 储料机构 喂食机构 喷射 营养液 动力机构 加固机构 微型电机 圆弧形态 左右两侧 上滚轮 下滚轮 引料管 阀门 拉索 喷盘 折管 生长 安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游动物喂养用大范围多角度喂食装置,涉及浮游动物喂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主体的下方安置有浮撑机构,所述主体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喂食机构,所述主体的后侧上方设置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的后侧下方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喂食机构包括喂食胶管、喷盘、上滚轮、下滚轮、微型电机、拉索、阀门、转向折管和引料管。该浮游动物喂养用大范围多角度喂食装置,可以改变喂食胶管上的营养液喷射面积大小,亦能够改变喂食胶管的位置角度,从而可以进行多角度的喂食工作,且喂食胶管采用圆弧形态进行喂食工作,圆弧面的设计使得喷射范围广阔,从而有效避免了浮游动物抱团生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游动物喂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浮游动物喂养用大范围多角度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的动物类群,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浮游动物的喂养一般采用质地均匀细致的流态状营养物,一般以液体、凝胶体的两种态体最为合适。
浮游生物在喂养方面,所采用的设备或装置,整体结构整合度不高,应用不便,在大面积的水域环境下,对浮游动物进行投喂时,无法做到大范围的投喂,导致浮游动物容易聚集在一起,造成浮游动物易抱团生长,生长环境密集,不利于浮游动物的分散自由活动,同时现有的喂食装置,在喂食过程中,角度范围固定,喂食角度可选性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游动物喂养用大范围多角度喂食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浮游动物喂养用大范围多角度喂食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主体的下方安置有浮撑机构,所述主体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喂食机构,所述主体的后侧上方设置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的后侧下方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喂食机构包括喂食胶管、喷盘、上滚轮、下滚轮、微型电机、拉索、阀门、转向折管和引料管,所述喂食胶管的外壁等距设置有喷盘,所述喂食胶管的外端安置有上滚轮,且主体靠近喂食胶管的一侧设置有下滚轮,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的外圈均缠绕有拉索,且下滚轮的轮轴端轴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喂食胶管靠近主体的一端安置有阀门,且阀门的下方设置有转向折管,所述喂食胶管通过转向折管与引料管连接连通,且引料管的底部贯穿设置在主体中。
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橡胶管体、橡胶托囊、注料管和搅料管道,所述橡胶管体的底面左右两侧均粘接固定有橡胶托囊,所述橡胶管体的内部同轴线设置有搅料管道,且搅料管道后方靠外的一侧贯穿设置有注料管。
可选的,所述搅料管道的外壁等距固定有漏网圈,且搅料管道的内部同轴线贯穿有引气管,所述引气管由多组吹气管组合构成,且吹气管的外壁均匀贯穿有风口,并且风口呈锥度为30度的锥孔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吹气管的外侧卡接有活动套筒,且活动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斜叶,所述斜叶在活动套筒的外壁呈螺旋状倾斜设置,且斜叶与活动套筒外壁之间的倾斜夹角为45°。
可选的,所述引气管的外端通过注气管与气源箱相连接,且气源箱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料机构的左右两侧。
可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伸缩管件和钢杆,所述伸缩管件沿主体的水平面方向等距平行设置,且伸缩管件的两端均与主体固定连接,并且伸缩管件相邻之间连接有钢杆,所述伸缩管件由外管节和内管节相互嵌套构成,且钢杆等距焊接在外管节的外壁。
可选的,所述浮撑机构包括环圈、气囊、串气胶管、钢网和注气口,所述环圈的内侧壁固定粘连有气囊,且气囊沿环圈的水平面方向等距平行设置,所述气囊相邻之间通过串气胶管相连相通,且串气胶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钢网,所述环圈的后侧外壁贯穿设置有注气口,且环圈呈空心管道结构,并且环圈的内腔与气囊之间均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业用远处喂食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产品高效、成活率高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