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变量泵及复合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7046.5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8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松;余心明;黎少辉;孙金海;许大华;张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2;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胡亚辉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变量 液压 控制系统 | ||
1.一种复合变量泵,包括壳体(9),所述壳体(9)内安装有泵本体(1)、流量控制阀(8)、切换阀(7)、电磁比例阀(6)、变量控制油缸(41)和恒压控制阀(10);所述壳体(9)上设有通过油路连接到泵本体(1)的出油口的B口、通过油路连接到泵本体(1)进油口的S口、通过油路连接到流量控制阀(8)弹簧腔的X口和用于导出泄漏油液的L口;所述变量控制油缸(41)的活塞杆在有杆腔内的部分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1),变量控制油缸(41)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泵本体(1)内的斜盘的一个端部铰接,该活塞杆的端部还通过反馈杆(5)与电磁比例阀(6)的阀套连接,以带动电磁比例阀(6)的阀套相对于其阀芯的横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壳体(9)内部的辅助换向阀(16);
所述辅助换向阀(16)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9)内部的阀块(17)、横向地开设在阀块(17)内部的阀腔(160)、与阀腔(160)滑动密封配合地装配在阀腔(160)中的阀芯(161)、开设在阀芯(161)中部的环形油槽(167)、横向开设在阀块(17)内部且连通阀腔(160)左端与阀块(17)外部左侧空间的连通腔A(168)、固定连接在阀芯(161)左端且滑动密封地穿设在连通腔A(168)中的伸出杆(1611)和位于阀腔(160)内部且套设在伸出杆(1611)外部的第二复位弹簧(163);还包括分别开设在阀块(17)内部的主供油油路(164)、主回油油路(165)、左位控制油路(1642)、右位控制油路(1652)、进油油路(1641)、回油油路(1651)和工作油路(166);主供油油路(164)的一端、主回油油路(165)的一端均延伸到阀块(17)的内部,主供油油路(164)的另一端、主回油油路(165)的另一端均延伸到阀块(17)的端面上,并在端面上分别形成辅助换向阀(16)的P口、T口;左位控制油路(1642)的一端、右位控制油路(1652)的一端分别与阀腔(160)的左端、右端连通;左位控制油路(1642)的另一端、右位控制油路(1652)的另一端分别与主供油油路(164)、主回油油路(165)连通;回油油路(1651)的一端、工作油路(166)的一端和进油油路(1641)的一端均连通到阀腔(160)的中部,且连通口分别从左到右依次间隔地设置;回油油路(1651)的另一端、进油油路(1641)的另一端分别与主回油油路(165)、主供油油路(164)连通;工作油路(166)的另一端延伸到阀块(17)的端面上,并在端面上形成辅助换向阀(16)的A口;阀芯(161)在横向移动过程中,通过环形油槽(167)同时连通工作油路(166)和进油油路(1641)或同时连通工作油路(166)和回油油路(1651);
流量控制阀(8)的P口、切换阀(7)的P口、恒压控制阀(10)的P口和变量控制油缸(41)的有杆腔均通过油路连接至泵本体(1)的出油口;
流量控制阀(8)的左位控制口通过油路连接至自身的P口,其A口与切换阀(7)的T口连接,其T口直接泄漏至壳体(9)内;
切换阀(7)的A口与电磁比例阀(6)的P口连接,其B口与电磁比例阀(6)的A口连通后与辅助换向阀(16)的P口连接;
电磁比例阀(6)的T口直接泄漏至壳体(9)内;
恒压控制阀(10)的左位控制口通过油路连接至自身的P口,其T口直接泄漏至壳体(9)内,其A口与辅助换向阀(16)的T口连接;
辅助换向阀(16)的A口通过油路与变量控制油缸(41)的无杆腔连接;
切换阀(7)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电磁铁得电时,工作在左位,其P口与A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其T口和B口之间的油路断开;其电磁铁失电时,工作在右位,其P口与A口之间的油路断开,其T口和B口之间的油路连通;
所述辅助换向阀(16)还包括横向开设在阀块(17)内部的连通腔B(169)和设置在连通腔B(169)中的限位螺钉(162),连通腔B(169)连通阀腔(160)的右端与阀块(17)外部右侧的空间,在连通腔B(169)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限位螺钉(162)通过螺纹配合装配在连通腔B(169)中,限位螺钉(162)的里端介入到阀腔(160)中并抵接在阀芯(161)的右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0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