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效果好的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26884.0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罗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奥贝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7/18;C08L1/28;C08K13/02;C08K5/17;C08K3/26;C08K3/22;C08J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效果 汽车贴膜 制备 金属氧化物粉末 醋酸 纳米碳酸钙 过硫酸钠 聚氯乙烯 羟甲基纤维素 聚四氟乙烯 正硅酸乙酯 汽车膜 乙二胺 异丙醇 重量份 隔热 紫外线 隔光 阻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效果好的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汽车膜领域,要解决的是现有汽车贴膜隔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产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二胺8.5‑10.7份、异丙醇26.7‑33.2份、聚氯乙烯19.7‑24.3份、纳米碳酸钙2.8‑4.5份、聚四氟乙烯8‑12.5份、金属氧化物粉末3.5‑5.2份、正硅酸乙酯4‑5.4份、过硫酸钠2‑3.6份、醋酸8‑11.5份和羟甲基纤维素6.6‑8.8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通过将纳米碳酸钙、过硫酸钠、醋酸、金属氧化物粉末等原料配合使用,制备的成品不仅具有隔热隔光的功效,还具有完全阻挡紫外线的效果,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膜领域,具体是一种隔热效果好的汽车贴膜。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一户人家有多部车辆的情况十分常见,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交通工具。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货物的车辆。
汽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随着人们使用需求的增多,汽车中的各种产品也应运而生,汽车贴膜就是常见的一种。汽车贴膜就是在车辆前后挡风玻璃、侧窗玻璃以及天窗上贴上一层薄膜状物体,主要作用是阻挡紫外线、阻隔部分热量以及防止玻璃飞溅导致的伤人、防眩光等情况发生,同时根据太阳膜的单向透视性能,达到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汽车贴膜隔热效果不好,使得人们的使用体验感不够好,这就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的汽车贴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汽车贴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二胺8.5-10.7份、异丙醇26.7-33.2份、聚氯乙烯19.7-24.3份、纳米碳酸钙2.8-4.5份、聚四氟乙烯8-12.5份、金属氧化物粉末3.5-5.2份、正硅酸乙酯4-5.4份、过硫酸钠2-3.6份、醋酸8-11.5份和羟甲基纤维素6.6-8.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40-80nm,金属氧化物粉末的粒径为0.08-0.22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金属氧化物粉末包括氧化铝粉末、氧化钠粉末、氧化钾粉末、氧化钡粉末和氧化锌粉末中的至少三种。
所述隔热效果好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乙二胺、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和正硅酸乙酯加入球磨机中球磨均匀并且过80-100目,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过硫酸钠、羟甲基纤维素和醋酸混合并且在40-50摄氏度下保持15-3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异丙醇中并且超声波分散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
步骤四,将第三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加入加热釜中并且在165-189摄氏度和2.4-4.5MPa下保持1.5-2.5小时,得到第四混合物;
步骤五,将金属氧化物粉末和第二混合物加入第四混合物中并且分散均匀,然后在110-135摄氏度保持2-3.5小时,最后在氮气气氛下挤压成型,即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球磨机的球料比为55-68:1,球磨机的温度为30-45摄氏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超声波的频率为35-42KHz,超声波的功率为60-85W。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五中分散的转速为450-630rpm,挤压成型的温度为45-56摄氏度,挤压成型的压强为8.9-11.7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奥贝膜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奥贝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PVC发泡手套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