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用防回移的取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26722.7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温月云;张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月云 |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2526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用防回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用防回移的取钉装置,包括内柱和套筒,所述内柱套装在套筒内部,所述内柱从上之下依次包括限位段、锁紧段、导轨段和取钉段,所述限位段为台阶式限位体,且限位段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所述锁紧段的直径小于下端的导轨段和取钉段,所述套筒为上端封闭的圆形筒状结构,且套筒上端设置牵引孔,所述牵引孔的走向与套筒的轴线垂直,所述套筒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置缓冲腔和导轨腔,所述内柱的限位段和锁紧段处于缓冲腔内部,本骨科用防回移的取钉装置通过钢球与挤压壁作用,将内柱与套筒锁紧,实现内柱和套筒的单向牵引,有效避免回移,降低取钉过程中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用防回移的取钉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折手术中,使用钢钉和钢板固定骨折部位是现有手术中常用的手术方法,钢钉植入人体一段时间后还需取出。在取钢钉手术中,钢钉由于长时间存在人们体内会与人体骨骼相连接,在取出时给医生增加很大的难度,而且多数取钉装置一般采用手动的方式,因此在取钉的过程中,由于部分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往往会发生取钉回移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骨科用防回移的取钉装置,通过钢球与挤压壁作用,将内柱与套筒锁紧,实现内柱和套筒的单向牵引,有效避免回移,降低取钉过程中的不适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防回移的取钉装置,包括内柱和套筒,所述内柱套装在套筒内部,所述内柱从上之下依次包括限位段、锁紧段、导轨段和取钉段,所述限位段为台阶式限位体,且限位段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所述锁紧段的直径小于下端的导轨段和取钉段;
所述套筒为上端封闭的圆形筒状结构,且套筒上端设置牵引孔,所述牵引孔的走向与套筒的轴线垂直,所述套筒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置缓冲腔和导轨腔,所述内柱的限位段和锁紧段处于缓冲腔内部,且导轨段与导轨腔配合安装,所述套筒的缓冲腔内部设置挤压壁,所述挤压壁的下端与缓冲腔下端固定,所述挤压壁与内柱的锁紧段之间设置钢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段外部均匀设置三个钢球,所述钢球通过弹簧二与限位段的下端台阶面连接,所述弹簧二的轴线与内柱的轴线重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壁的内表面为圆锥面,且圆锥面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且挤压壁的外部设置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下端与缓冲腔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一的上端与限位段的上端台阶面连接,所述弹簧一的轴线与套筒轴线重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轨段为“十”字形导轨,且导轨腔的截面与导轨段相同,且导轨段与导轨腔滑动安装,且导轨段的走线与内柱的轴线重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钉段的内部设置取钉腔,所述取钉腔为锥形结构,且开口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且取钉腔中间设置限位台阶,且取钉腔的侧壁设置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对应的取钉段外部设置外螺纹,且外螺纹部分外部配合安装锁紧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骨科用防回移的取钉装置通过钢球与挤压壁作用,当内柱与套筒相互牵引时,能够将内柱与套筒锁紧,实现内柱和套筒的单向牵引,当两者相互收缩时,钢球回移,使内柱与套筒脱离,即使套筒回移,也不会造成内柱回移,有效避免钢钉回移,而且套筒回移时,弹簧一能够在弹簧力作用下,持续牵引内柱,机械弥补牵引力,避免牵引力突然脱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内柱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月云,未经温月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