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华北山区坎儿井式地下集水输水蓄水廊道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26076.4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宜伟;陈剑平;李永超;辜非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2;E02B5/08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池 暗渠 竖井 渠道 廊道 输出 地下集水 控制阀门 沟谷 输水 泄洪 连通 山区 蓄水 泥石流沟 水流方向 出水端 交汇处 地表 洪水 分流 缺水 地下 流域 出口 治理 | ||
一种适于华北山区坎儿井式地下集水输水蓄水廊道,涉及坎儿井式地下廊道技术领域,包括拦挡结构、泄洪渠道、暗渠、竖井、控制阀门、输出渠道及蓄水池,在整个沟谷流域内沿着沟谷的水流方向至少布置五道所述拦挡结构,所述竖井与暗渠连通且第一口竖井设置在第一道所述拦挡结构下游;所述蓄水池分为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两种;所述暗渠布设在地表下部,暗渠的出水端通过输出渠道与第一蓄水池连接;所述泄洪渠道通过输出渠道与第一蓄水池连通;所述控制阀门设置在蓄水池的入口、蓄水池的出口、暗渠与输出渠道的连接处以及暗渠与竖井交汇处。本发明解决山区缺水问题的同时兼有拦挡和分流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理中小型洪水、泥石流沟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坎儿井式地下廊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华北山区坎儿井式地下集水输水蓄水廊道。
背景技术
通过对华北部分山区的调查发现,为了恢复植被和防止水土流失,修建大量的坝阶地,并种植经济作物。但是有好多地方,虽然降雨很足,但是山里依然缺水,导致需要从山下向山上饮水灌溉种植,既不经济,又费时费力,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方案。现在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水库便成为保障城镇生活、工业、农业供水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随着大坝的建设技术的日臻完善,也使地表水库成为一种十分成熟的水利工程,然而山区工程区存在着深厚覆盖层、河流泥沙多、地形条件差等不适宜建设地表水库,若在此类河流上采用地表水库,投资往往十分巨大。地表水库所固有的水资源无效蒸发渗漏损失、泥砂淤积和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们。而地下水库虽然有着具有不占地、库容大、投资少、蒸发损失小、同时它不会触发库岸边坡的滑坡崩塌,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其勘探难度大,需要苛刻的地质条件,需要地下有良好的储水介质(层状孔隙含水层、大型含水断裂带、大型岩溶储水空间等),地下水位不易控制,管理难度大等。工程造价方面较地表水库少,但是对于一个小村庄来说也是很大的一笔财政支出。同时,我国山地面积广,对危害大的沟谷进行集中防治治理十分必要,但是小的沟谷也不能放任不管,好多沟谷,沟长不长,流域面积小,不会发生大的危害,但是也会受到洪水泥石流的侵扰,有些沟谷目前没有发生过危害,但是无法定论以后也不会有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华北山区坎儿井式地下集水输水蓄水廊道,用于解决山区缺水问题的同时兼有拦挡和分流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理中小型洪水、泥石流沟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华北山区坎儿井式地下集水输水蓄水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挡结构、泄洪渠道、暗渠、竖井、控制阀门、输出渠道及蓄水池,在整个沟谷流域内,沿着沟谷的水流方向至少布置五道所述拦挡结构,每道所述拦挡结构均从沟谷左岸布置到沟谷的右岸,且第一道所述拦挡结构设置在沟谷近沟源坡度连续变化20°以上处;所述竖井与暗渠连通,且第一口竖井设置在第一道所述拦挡结构下游;所述蓄水池分为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两种,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之间通过输出渠道连通;所述暗渠布设在地表下部,暗渠的出水端通过输出渠道与第一蓄水池连接;所述泄洪渠道通过输出渠道与第一蓄水池连通;所述控制阀门设置在蓄水池的入口、蓄水池的出口、暗渠与输出渠道的连接处以及暗渠与竖井交汇处。
优选的,所述拦挡结构采用石笼或木桩栅栏。
优选的,沿着沟谷的水流方向布置五道所述拦挡结构,相邻两道拦挡结构的间距为5m~10m,第一道及第二道拦挡结构采用石笼,且设于同一道拦挡结构内的相邻两个石笼之间间隔为1m~2m;第三道拦挡结构采用木桩栅栏,相邻两个木桩之间间隔为0.5m;第四道拦挡结构采用木桩栅栏,相邻两个木桩之间间隔为0.2m;第五道拦挡结构采用木桩栅栏,相邻两个木桩之间间隔为5cm~10cm。
优选的,所述暗渠自沟谷上游至下游坡度呈3°~5°设置。
进一步,于地表下部至少布置一层暗渠。
优选的,所述暗渠的断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小型渔船停泊海港吸能装置
- 下一篇:水道漂浮物自动拦截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