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螯螯虾稻田自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6009.2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赞;王瑞;黄光华;林勇;马华威;曾兰;吕敏;黄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2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逃网 稻田 亲虾 虾苗 红螯螯虾 自然生长 分隔 放养 水产养殖技术 穿过 防逃设施 分隔区域 面积比 交配 搬动 沙袋 雌虾 苗种 雄虾 成活率 对虾 生产成本 损伤 养殖 运输 购买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稻田自繁方法,选择适合稻虾综合种养的稻田,稻田具有宽2~4m、深0.8~1.2m的虾沟;设置围养沟,四周采用防逃网建立防逃设施,按照面积比2:1~3:1比例利用防逃网对围养沟分隔;亲虾放养,在分隔区域分别放养雌虾和雄虾;苗种自繁,亲虾自繁期间撤去沙袋和分隔防逃网,亲虾进行交配自繁,产生的虾苗穿过防逃网进入稻田自然生长。本发明使用养殖亲虾进行自繁,不用购买虾苗,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效益;本发明自繁后虾苗穿过防逃网自然生长,避免了运输和搬动对虾苗的损伤,有效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螯螯虾稻田自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世界农业生产面临着粮食需求增大、水土资源短缺、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问题。现代集约化粮食生产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不但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造成了土壤板结、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水产养殖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食物来源,但是大规模养殖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国内外研究表明,将水产养殖与农业系统相结合的农业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稻田养殖是水产养殖与农业系统相结合重要方式之一,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渔业工艺和生态渔业适用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生态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良性循环的一种渔业体系,它把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统一起来。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属十足目(Decapoda),拟螯虾科(Parastacidae),红螯螯虾属(Cherax),原产于澳洲北部的热带区域溪流,外形酷似海中龙虾,又名澳洲淡水龙虾,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虾类之一。红螯螯虾除了具有生长快、含肉率高、外形漂亮等优势,并且在耐低氧、耐低温、抗应激等方面能力更强,目前红螯螯虾商品虾经济效益较高,100g~200g规格价格达100元/斤~200元/斤。红螯螯虾自1990年代开发人工养殖以来,其发展前景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兴趣,在澳洲、美国、中南美洲皆迅速掀起一股养殖消费热潮,日本、法国、西班牙和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先后自澳洲引种试养。中国在1991年由湖北淡水研究所率先引进,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
红螯螯虾从国外引进已有多年,也有少量养殖成功的报道,但目前依然无法稳定地提供大量的苗种,没有形成规模育苗,致使苗种价格偏高。红螯螯虾产苗量较低的自身因素是个体产卵量较低。对虾类的产卵量多在10万至100万左右,如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产卵量通常在15至35万粒。淡水虾一般抱卵较少,日本沼虾的抱卵量约600至5000粒,螯虾属仅为数百粒,红螯螯虾抱卵量约200至1000粒。目前,1cm左右的红螯螯虾虾苗售价为8000~12000元/万尾,而罗氏沼虾苗价为400元/万尾,两者相差达30倍左右。由于成本太高,至今市场上仍未能形成稳定的成虾供应,这与潜在的市场需求形成巨大反差。现在全国各地着手准备养殖红螯螯虾的养殖者日益增多,苗种的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有部分仍需从国外调进,导致成本上升,增加了养殖的风险率。红螯螯虾苗种供应成为制约红螯螯虾稻田养殖发展的首要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由于全国各地着手准备养殖红螯螯虾的养殖者日益增多,导致苗种的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有部分仍需从国外调进,导致成本上升,增加了养殖的风险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目前还未见红螯螯虾稻田自繁方法的报道,红螯螯虾稻田自繁方法涉及稻田选择、围养沟设置、亲虾放养等多方面技术细节,技术难度较高,系统解决上述技术细节问题可实现红螯螯虾稻田自繁,降低红螯螯虾稻田养殖成本,促进红螯螯虾养殖技术的推广,提高稻田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螯螯虾稻田自繁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螯螯虾稻田自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