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25941.3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倩倩;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东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C05G3/80;C05F17/20;C09K17/40;C09K10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滨 盐碱地 地区 城市 行道 绿化带 土壤 改良 方法 | ||
1.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需要改良的盐碱绿化带土壤,对绿化带土壤的表土层40-50cm处掺入沙子,表土层与沙子的体积比为1:0.25,犁深40-50cm;
(2)然后对土壤灌水排盐,每天灌水量为15-20立方/亩,持续1-2天;
(3)将步骤(2)的土壤撒上保水剂,然后翻整土壤,平整地表,静置1-2天,保水剂的添加量为60-80kg/亩;
(4)向步骤(3)的地表均匀撒上土壤改良剂,静置3-5天,土壤改良剂的添加量为200-240kg/亩;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保水剂包含以下原料聚合而成:丙烯酰胺60-80份、丙烯酸10-20份、淀粉20-30份、秸秆粉30-40份、硅藻土20-30份、硅酸钠10-15份、烷基糖苷4-6份、引发剂2-4份、交联剂0.6-0.8份以及水80-100份;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含以下原料混合而成:有机肥20-30份、无机肥10-20份、酸化黏土20-30份以及生物菌剂0.03-0.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S1:将秸秆粉碎后,过100目筛后得到秸秆粉;将20-30份淀粉以及30-40份秸秆粉加入80-100份水中,升温至90-95℃,糊化40-60min,得到糊化淀粉;
S2:向糊化淀粉中加入丙烯酰胺60-80份、丙烯酸10-20份、硅藻土20-30份、硅酸钠10-15份、烷基糖苷4-6份以及引发剂2-4份,升温至50-60℃,以600-800r/min的速度搅拌5-10min后,再加入0.6-0.8份交联剂,升温至60-70℃,以400-600r/min的速度搅拌30-40min后,得到保水剂浆液;
S3:将保水剂浆液用30-90wt%的乙醇溶液洗涤后,将其置于80-90℃的温度下,干燥4-6h,得到保水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或木薯淀粉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包含重量比为6:4:3:1:1的海藻渣、草炭、秸秆、黄腐酸钾以及蔗糖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肥包含重量比为4:3:2:1的尿素、磷酸二氢铵、磷酸钾以及钙镁磷肥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黏土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向10-20份蒙脱土、10-20份高岭土以及1-2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加入5-10份20-30wt%的磷酸,搅拌均匀,在20-30℃的温度下,静置4-6天,即可得到酸化黏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生物菌剂加入到有机肥中,搅拌均匀后堆放在反应池中,放置温度达到60-65℃时,每天翻动2-4次,持续10-20天;然后再加入无机肥以及酸化黏土,搅拌均匀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绿化带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东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东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9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