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凹槽排液的冷凝管、换热器和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5475.9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张治平;胡东兵;胡海利;岳清学;杨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4F13/30;F28F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马艳苗;艾春慧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管 管体 换热器 翅片 排液 空调 凹槽设置 方向延伸 换热设备 换热性能 液体流出 | ||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管、换热器和空调。本发明所提供的冷凝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外表面上的翅片,并且还包括用于引导冷凝管上的液体流出的凹槽,凹槽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上并与翅片沿相同方向延伸。基于此,可以增强冷凝管的排液能力,有效提升冷凝管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管、换热器和空调。
背景技术
高效换热管(例如具有螺旋状翅片的冷凝管)的热阻主要分布于管外,因此,提高其管外换热性能对于提高其的传热性能至关重要,而及时将冷凝管表面上凝结的液态冷媒排走,可以有效提高其管外换热性能。
实验研究发现,冷凝管在冷凝过程中,汽态冷媒在冷凝管表面进行凝结,之后凝结形成的液态冷媒沿翅片之间的通道流动到冷凝管下面,并沿翅片与翅片之间形成的通道排走。而传统的冷凝管底部排液往往是圆弧结构,存在储液和导液能力较差的问题,冷凝形成的液体往往会粘附在翅片与翅片之间,轻微时形成“液桥”吸附,严重的时候甚至形成“液帘”吸附,导致有效换热面积减少,影响冷凝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升冷凝管的换热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凝管,其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外表面上的翅片,并且还包括用于引导冷凝管上的液体流出的凹槽,凹槽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上并与翅片沿相同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凹槽和翅片均沿着管体的轴向呈螺旋状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凹槽的横截面呈弧形、倒梯形或者倒三角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凹槽的顶部边缘设有倒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两段相邻的翅片之间设有一条或两条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两段相邻的翅片之间设有一条凹槽,凹槽的深度a与翅片的高度b之间满足:0<a≤0.3b,和/或,凹槽的宽度c与相邻两段翅片间的间距d之间满足:0<c≤0.9d。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凹槽的深度a与翅片的高度b之间满足:a=0.1b,和/或,凹槽的宽度c与相邻两段翅片间的间距d之间满足:c=0.5d。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两段相邻的翅片之间设有两条凹槽,凹槽的深度a与翅片的高度b之间满足:0<a≤0.15b,和/或,凹槽的宽度c与相邻两段翅片间的间距d之间满足:0<c≤0.45d。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凹槽的深度a与翅片的高度b之间满足:a=0.05b,和/或,凹槽的宽度c与相邻两段翅片间的间距d之间满足:c=0.25d。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其包括本发明的冷凝管。
本发明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本发明的换热器。
本发明通过在冷凝管的管体外表面上设置与翅片沿相同方向延伸的凹槽,可以增强冷凝管的排液能力,加快冷凝管的排液速度,有效提升冷凝管的换热性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中凹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冷凝器的冲压集流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流体控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