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生长土芯法测细根的可组装网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5292.7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平;甘志承;贾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框 可组装 土芯 网板 网柱 尼龙扎带 底盖 卷成 生长 组装 测量 生态学研究 包装携带 根生物量 工作效率 配件形状 形状固定 研究植物 栅栏板 拆解 成网 填装 土柱 外业 简易 周转 生产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生长土芯法测量细根的可组装网框,属于生态学研究领域,其可组装网框是由网板卷成的3个以上的网柱、多根尼龙扎带和1个底盖三部分构成。这种网框所用的网板和栅栏板为长方形,网板卷成圆柱形的网柱,其内径为实际要求测定土柱的直径,由多根尼龙扎带连接3个以上的网柱,扣上底盖,组装成网框,用于内生长土芯法测量细根时填装无根土,以满足测定细根的需要,适用于研究植物细根生物量、生产力和周转。本发明的组成配件形状规则,便于包装携带,组装快捷,形状固定,加无根土时,操作方便,拆解简易,提高外业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生长土芯法测细根的可组装网框,是测定细根时用来装无根土所需采样装置的产品设计,属于生态学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细根(的根系)对养分循环和碳富集有重要作用,而植物的根系生存于土壤环境中,难以对其的生理生态活动进行直接观测,加大了研究难度,细根生物量和生长的研究尤其不易进行,对细根的研究缺乏统一可靠的采样方法,现用的细根研究方法有根钻法、内生长法和微根管法,内生长土芯法是应用较为普遍的研究细根生物量、生产力和周转的有效方法。
内生长土芯法的外业操作是在挖好的坑中,先构建一个无根土柱,一段时间后,采样测定土柱内长入的细根生物量。测定无根土柱的直径和深度取决于试验的样地特征和研究内容。目前,在内生长土芯法中用来装无根土的多是缝制的纱网或尼龙网袋,为保证土柱内长入的根系均为等于或小于2mm的根系,纱网或尼龙网袋的网孔均为10目(2mm),用纱网或尼龙网袋制造无根土柱,放入坑中,周边用无根土填满;或者在挖好的坑内放入土壤模子,将纱网或尼龙网置于其中,再用过筛无根土按原来的土壤层次填满,周围也用无根土填满后取出土壤模子,按试验需要,生长一段时间后,采样时,切断外围的根,取出网袋,分土层采样,筛选出细根。
在内生长土芯法测细根的外业操作中,用纱网或尼龙网袋装填无根土时,操作不便,不易成型,且不易控制加土深度,为将过筛后的无根土按照原来的土壤层次逐层回填的操作增加了难度,耗费时间,效率较低,而用土壤模子,增加了工作强度,延长了外业工作时间;另外,在取出土柱时,装沙壤土的纱网或尼龙网会因不易保持形状,不易断根,分层取样时可能增加试验误差。测定细根试验需要布置的样点较多,所以,开发一种操作方便,节省外业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试验误差的装置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置,是一种用于内生长土芯法测细根的可组装网框,在用内生长土芯法测植物细根时,填装无根土的网框,该网框可以组装拆卸,易于定型,保证土壤逐层回填,保持无根土柱成型,便于取出后断根分层,且不影响细根生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构造:
一种用于内生长土芯法测细根的可组装网框,它是由网柱、接头和底盖构成,其特征在于,网柱由长方形的网板卷制成型,网板左右栅栏分别对应有两排凸起和凹槽,便于扣合固定形成圆柱体,而凸起棱柱对面的拉片,便于在采取样本时拆开接头,方便断根分层。
2.一种用于内生长土芯法测细根的可组装网框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卷制网柱:卷成网柱的网板由10目(2mm)网孔和两列栅栏(长度为2cm)构成,两短边分别有两列凸起和凹槽,网板卷后分别扣合对应的两列凸起和凹槽制成网柱,凸起的背面中部有一个小拉片(1cm2),栅栏部分与网板其他面错开1根网丝的粗度,并有2cm重合,可防止卷后变形,扣合部分是栅栏不会妨碍细根向内生长。
(2)连接网柱:选取窄边的可松式尼龙扎带,分别穿过两个连接网柱相连的加粗边丝,拉紧固定,每2个网柱间由4根可松式尼龙扎带固定。
(3)组装网框:将卷制成型的3个或3个以上的网柱用多根尼龙扎带连接后,底部用底盖扣合,组装成网框,在外业操作中,放入坑中,逐层填装无根土,用于测30cm或深于30cm土层深度的细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机器人坡道及侧翻一体化试验平台
- 下一篇:辅助病理切片的蜡片承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