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热载体法烘干热解一体式回转窑及烘干热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4575.X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贲道春;李晓平;王冬生;王复光;周文华;贲旭东;周丽;王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47/44;F26B17/34;F26B23/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 |
地址: | 2266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解 烘干 外筒 段筒体 烘干段 回转窑 热载体 内筒 筒体 转动 固体热载体法 驱动装置 第二容置空间 第一容置空间 水蒸气 双筒结构 热解气 热烟气 体积小 减小 排出 加热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热载体法烘干热解一体式回转窑及烘干热解方法,该回转窑包括:外筒;驱动装置,与外筒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外筒转动;内筒,设置于外筒内,并与外筒固体连接,内筒通过外筒转动而带动其转动,内筒包括烘干段筒体和热解段筒体,烘干段筒体用于为热载体烘干物料提供第一容置空间,热解段筒体用于为热载体热解物料提供第二容置空间。本发明采用双筒结构,通过在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对热载体进行加热,在烘干段筒体对物料进行烘干,在热解段筒体对物料进行热解,使物料的烘干和热解在同一台设备内完成,并且还实现了热烟气、水蒸气及热解气的分开排出,同时还有效利用了空间,进而减小了设备体积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窑,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热载体法烘干热解一体式回转窑及烘干热解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以燃料作为热源的回转烘干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回转烘干方式是回转筒体外部加热,利用筒壁将热量间接传递给筒内含水物料,使物料中水分达到蒸发温度,这种间接加热方式虽然脱液蒸发气体能与加热烟气分开排放,但是由于受筒体表面积的限制和筒体钢板较厚的影响,存在热传导速度慢、热效率低、设备体积大、内壁易粘结的缺点。
另一种回转烘干方式是在回转筒体的一端加热,将热烟气通入筒体内,热烟气与筒内含液物料直接接触传递热量,使物料中水分达到蒸发温度,这种直接加热方式虽然热传导速度快,热效率高,设备体积小,但是由于蒸发气体与热烟气不能分开排出,导致产生的混合气体体积大、温度高,进而导致后续降解有害气体难度增大的问题。
另外,直接传热方式一般采用物料板将物料在筒体内散落与高温烟气接触,而对于容易粘结物料的适应能力不强,无法进行扬料,热交换的接触面积极小,脱液效果极差,较大的筒体内部空间被浪费。
现有技术的以燃料作为热源的回转热解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回转热解方式是回转筒体外部加热,利用筒壁将热量间接传递给筒内含油物料,使物料中的油或有机物达到热解温度,这种利用筒壁间接传递热量方式由于受筒体表面积的限制和筒体钢板较厚的影响,其热解速度慢和热效率低。
另一种回转热解方式是通过对热载体加热,将高温热载体与含油或含有机物的物料接触,使油或有机物达到热解温度,这种热载体回转热解方式还存在两种热解方法。其中一种热解方法是气体热载体法,通过高温无氧烟气或少氧气与物料接触,使物料达到热解温度,但是采用气体热载体法进行热解其气体含氧量难以控制,热解出油出气率低,热解区物料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有害气体。
另一种热解方法是通过高温烟气对固体热载体(或自产渣作为热载体)加热,将高温固体热载体与物料混合,使物料达到热解温度,这种采用固体热载体法进行热解其热解速度快和热效率高,同时热解区含氧量容易控制,物料不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有害气体少。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所采用的热解方法是固体热载体法热解技术。
现有技术的烘干热解工艺通常是将烘干和热解分别在多台设备内完成,因此存在设备之间物料输送环境多、气体管道连接多的问题,特别是存在高温物料(如高温热载体)输送或提升难度大的问题。
同时,在各个设备内还存在如上述所述的热传导速度慢、热效率低、设备体积小大、烟气排出温度高、物料粘结严重、烟气水蒸气混合排出处理难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体热载体法烘干热解一体式回转窑及烘干热解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4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有机固废耦合干化热解气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燃气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