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23740.X | 申请日: | 2019-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博雅;吴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2C38/30;C21D1/26;C21D3/00;C21D8/00;C22B9/18;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 热处理 抗回火软化性能 抗冷热疲劳性能 热加工 退火 热作模具钢 预备热处理 质量百分比 材料高温 成分配比 电渣重熔 钢碳化物 高温扩散 高温条件 固溶强化 合金元素 热作模具 综合性能 不纯物 钴合金 钴元素 粗化 多向 熔损 浇铸 制造 冶炼 锻造 | ||
1.一种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碳C:0.40~0.45%,硅Si:0.10~0.30%,锰Mn:0.30~0.50%,铬Cr:4.50~5.00%,钼Mo:2.10~2.50%,钒V:0.60~0.90%,钴Co:0.80~1.50%,磷P:≤0.015%,硫S:≤0.002%,余量为铁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钴Co含量为:0.90~1.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碳C:0.40~0.42%,所述硅Si:0.20~0.30%,所述锰Mn:0.30~0.40%,所述铬Cr:4.80~5.00%,所述钼Mo:2.20~2.30%,所述钒V:0.60~0.70%,所述钴Co:0.90~1.0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步骤1、炼钢:将原料放入电炉中进行熔炼,经过精炼及真空脱气,然后浇铸成电极棒,将所述电极棒电渣重熔成电渣锭,备用;
步骤2、高温扩散退火:对所述电渣锭进行高温扩散退火;
步骤3、锻造:将经高温扩散退火的所述电渣锭进行多向锻造加工,锻造成形为锻坯;
步骤4、锻后热处理:对所述锻造成形的锻坯采用水雾冷却后再空冷;
步骤5、预备热处理:对所述锻造成形的锻坯进行固溶处理,然后水冷;再采用两段式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对所述锻坯进行处理;
步骤6、最终热处理:将预备热处理后的所述锻坯置于真空炉中进行奥氏体化,高压气淬冷却后出炉,随后进行回火热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高温扩散退火温度为1250~1280℃,保温时间至少为D/50+8小时,所述D为采用毫米计电渣锭直径的数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锻造用砧子预热温度为200~250℃,将所述电渣锭在1100~1200℃温度范围内进行多向锻造加工;终锻温度≥90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镦粗比≥1.8,拔长比≥6。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水雾冷却至模块大面中心区或圆钢表面中心区250~300℃,再空冷至模块大面中心区或圆钢表面中心区200~250℃。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1050~1100℃,然后水冷至250℃以下;所述两段式等温球化退火工艺的第一段温度为850~890℃;第二段温度为720~780℃。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奥氏体化的温度为1030~1060℃,高压气淬冷却至80℃以下出炉;回火温度为540~620℃,回火次数为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7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